你好,欢迎访问凤庆县人民政府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无障碍阅读 | 长者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 >> 今日凤庆 >> 正文

凤庆县汇聚乡村振兴强劲动力

来源:      作者:李廷昌 董成文     时间:2021-12-06     点击率:

  凤庆县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主引擎”,认真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政治责任,通过抓“三化”促“三变”,汇聚起乡村振兴强劲动力。

  各类组织规范化,变“单打独斗”为“同向发力”。在换届工作中,通过法定程序把村党组织书记、委员推选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经济组织、共青团、妇联负责人,引领各类组织密切配合、同向发力,共同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全面振兴。发挥好农民专业合作社、产业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一手组织农民适度规模经营,一手连接龙头企业和市场,提高产业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全县累计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821个,被列为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单位。通过组建巾帼志愿者、人居环境提升巾帼先锋队等志愿队伍,组建187支以民兵为骨干的“乡村振兴突击队”,开展护村护寨巡逻、平安宣传、纠纷调处、疫情防控、抢险救灾等工作,培养了一批勤劳致富的“排头兵”、凝聚群众的“领头雁”、邻里互助的“守望者”,探索出一条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乡村治理新路子。

  振兴主体职业化,变“自上而下”为“以下为主”。创新实施乡村人才振兴行动计划,每年整合涉农培训资金不少于500万元,依托“职业教育中心+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的培训平台,精准对接培训需求,开办乡村旅游、接待服务、电商运营、日间照料、特色种养殖、农家菜烹饪等多种班次,每年至少完成2000名农民职业化脱产化“证书式”培训。目前组织培训1352人次,实现了农民技能素质和就业能力双提升,培养了一批能够引领一方、带动一片的农村实用人才。把乡贤、能人组织起来,成立村党组织领导下的自然村振兴理事会,发挥一线组织协调作用,围绕“有什么、缺什么、干什么”,广泛发动群众“摸家底”,动态完善“人、物、问题、工作”4张清单,与回乡干部一起开展村庄规划。目前,994个自然村振兴理事会组织群众自主解决问题2077个,在上级帮助下解决问题1134个,群众投工投劳折资4.6亿元,破解了村庄建设、产业发展、公共服务、人居环境提升等方面的诸多难题,形成了“上下结合、以下为主”的乡村自我振兴新格局。

  产业发展链条化,变“无序竞争”为“协同发展”。抓住创建核桃“一县一业”示范县和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示范县的机遇,围绕“全材利用”谋划核桃全产业链聚集发展,同时积极探索“林业+”发展模式,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凤庆样板;围绕“品牌重振”推进“凤庆滇红茶”全链条组织化,引导企业以标准为引领,按照产业相近、地域相邻的原则,以“党建联盟”的形式搭建产业协同发展平台,先后组建了滇红第一村产业联盟、核桃水洗果联盟、滇红生态产业园“党建联盟”“凤庆滇红茶”产业联盟,逐步推进“龙头企业+初制所+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合作机制,既延伸链补链,又合理分工。目前,建成以茶叶、核桃为主的特色产业基地312万亩,农民人均占有7亩以上,夯实了群众致富的产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