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沧市开展以“我的村庄我规划”为主题的“万名干部规划家乡”行动以来,凤庆县注重吸引在外创业的优秀家乡人才参与家乡规划,引人引智,因村施策,既确保制定的乡村振兴规划接地气有温度,又充分调动村民主人翁意识齐心协力参与项目建设,共同擘画大家乡村振兴的蓝图,让“纸上谈兵”的规划变为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

农业综合示范园
“县上开展‘万名干部回乡规划’行动时候我是村里规划组副组长,我们当时提出的想法是规划一定要接地气、可实施。这个项目规划出来以后,我亲自带头实施。”凤庆县益民农业综合示范园是荣上村“万名干部规划家乡”一个实实在在的成果。示范园负责人毕向国是荣上村村民,多年来,一直在外地创业发展,拥有自己的公司。2019年凤庆县开展“万名干部规划家乡”行动中,浓浓的家乡情结让他义无反顾投身家乡建设发展,牵头组建成立合作社,引入民间资本方式,将自己参与的“规划”自己带头来实施,建成了凤庆县益民农业综合示范园。

农业综合示范园
荣上村位于凤庆县洛党镇,距离县城仅10公里,区域内山清水秀,气候资源比较好,规划组充分考虑当地资源优势,以可持续发展为目的,提出规划农业综合示范园项目。项目占地约7000亩,计划总投资2.39亿元,分两期实施,将开发以现代特色观光农业产业为依托的精品乡村旅游和高端康养中心于一体的农业综合示范园。目前,综合示范园已投入资金2300余万元,一期现代特色观光农业产业打造接近尾声,已完成种植的1800亩青梅、100亩梨树、100亩中药材鸡血藤,套种魔芋、玉米、高粱1000多亩。同时完成园内观光道路、综合管道、水上漂流渠道以及部分景点建设。示范园负责人毕向国介绍说:“将以可学、可购、可娱、可看、可体验来进行乡村游开发。学关于梅花的古诗词文化和植物科普园知识,看四季花海,体验农产品的加工,购梅子产品,玩趣味性的娱乐设施。”

农业综合示范园
毕向国凭借多年打拼积累的丰富经验,同时发挥家乡人的优势,灵活采取流转、租赁、入股、帮扶等方式解决土地使用难题,将原来零散破碎化的土地资源有效整合。同时带动周边凤山镇金平村、清水河村,洛党镇鹿鸣村、荣上村、白云村、岳舞村、礼乐村,让当地产业发展带来了“质”的改变,也带动村民加入合作社转身成为“股民”和工人。

农业综合示范园
采访中毕向国告诉记者, 由于目前合作社资金有限,在产业采取长短结合、以短养长布局。第一步先把产业基础、环境等做好,吸引人进来,栽下梧桐树,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来投资,最终帮助实现规划蓝图,实现乡村振兴梦想。

二道河自然村一角
凤庆县凤山镇京竹林二道河自然村又迎来乡村旅游旺季。幽静深远的林荫道、鲜花盛开的村庄、小桥流水的清澈河道、干净靓丽的农家小院,风格别致的水车景观、乡愁味十足的手工作坊……深深吸引着县内外游客来到这里避暑和寻味乡愁乐趣。
2019年“万名干部规划家乡”行动中,项目规划组充分依托二道河距离县城不足二十公里,以及丰富的茶叶、核桃、生态蔬菜等产业基础,优美的自然环境优势,因地制宜规划乡村旅游。同年,投资1900多万元的沪滇协作项目落地二道河自然村,项目分产业发展和农村功能提升两个方面。沪滇协作项目有力助推了二道河自然村的规划落地实施。家乡人自己做规划,得到村民的认可,政府主导下,群众自发积极参与建设。
茶相华是地地道道的二道河村民,二十多年前,为了淘生活,他跑到深圳,背井离乡靠打工度日。乡村旅游的开发建设,完善了村里的基础设施、打通了村子内联外接的道路,也规范布局了产业,拓宽了村民的收入渠道,茶相华看到了家乡发展的情景,积极回乡投身家乡建设。目前经营着小吃店和手工豆腐作坊,同时发展了树头菜、水果、茶叶等产业。茶相华高兴地告诉记者“收入还可以,顺便又看得老人又陪伴得娃娃。”
和茶相华一样,看到家乡的发展变化,已经有越来越多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
看着这一步步的发展,最有感触的是小组长杨为波。项目刚刚实施的时候,遇到的最大难题是涉及部分村民的土地占用问题。祖祖辈辈靠田地生活的老百姓不愿意拿出来做公共基础设施。杨为波引导村民算起了一笔“舍得账”,付出很小的一笔土地收入将会换来整个村子数代人的长远发展。为了彻底打消村民的顾虑,他还主动把他家的土地拿出来无偿使用。

二道河自然村一角
目前,二道河自然村已经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越走越稳。村民们思想也有了明显转变,大家纷纷表示:“政府的项目只是给我们扶上马,牵我们走一程 ,更多的路要我们自己走,我们要算清舍和得这一笔账,舍一点小头,但我们迎来的是大的发展。”
据了解,凤庆县有5981人参与规划家乡行动,完成952个自然村规划,并通过村民的集体表决和相关部门的审查,实现所有自然村全覆盖,村民户主参与率超过90%。规划做到从“土”里长出来,从老百姓“心”里长出来,确保做到接地气、易实施、好管理。同时,村党组织以村庄规划为依据、自然村理事会为抓手,组织群众按照“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做不了的逐级上报争取支持”的原则,逐项组织实施村庄环境整治、移风易俗等群众自己能做的事,952个自然村理事会已组织带领群众自主解决问题1428个,在各级各部门的帮助下自主解决问题1247个。目前,全县又一次掀起第二轮干部规划家乡行动提升工作。(胡世虎 段群英 董琛彬 杨永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