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师傅,现在进入冬季,天干物燥,是森林防火期,进入林区,严禁用火,同时请您教育孩子和亲朋好友注意安全用火。” 凤庆县桂花树国有林场的护林员李正海和同事李国云正忙着给来往的驾驶员发放宣传单,他们都是林场老员工,每天坚持巡山,全面做好森林防火宣传工作,负责巡查管护乱砍滥伐盗伐林木、采砂采石取土等破坏行为。
凤庆县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探索出多种林下经济种植模式。时下正是魔芋栽种季节,在凤庆县益民农业综合示范园种植合作社,社员们正忙着在梅子树下套种魔芋。凤庆县自退耕还林以来,大力发展核桃产业,目前核桃种植面积达170万亩,核桃树冠幅广阔,单棵占地面积大,林下空地多,抓住这一特点,凤庆县转变思路、积极探索,开展魔芋种植,发展林下产业,为村民增收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凤庆县凤山镇红塘、等上、京竹林等村已经在植被茂密的树林里和茶树下面成功种植出野生滇黄精,下一步还将继续扩大种植规模。
凤庆县林下产业得以长足发展,主要依托林长制的实施。该县自2020年10月被列入云南省林长制改革试点县以来,初步探索形成了“354”林长制工作模式。即:健全上下贯通的组织、横向协作的联动、严密高效的督察“三套体系”压实责任,全县共设立林长545名,35个县级部门确定为林长制成员单位,设村督察员187名,确保每一片绿荫都有人守护;出台工作会议制、林长巡林制、信息公开制、述职评议制、考核奖惩制“五项制度”科学管理,确保每一项工作都落到实处;推动“四个一批”保护开发,即保护了一批重点资源、建成了一批示范基地、巩固了一批支柱产业、培育了一批新兴产业,确保每一处资源都彰显价值。
据了解,该县自开展林长制改革试点工作以来,共查处破坏森林资源行政案件108起,收回林地3.7公顷;完成生态修复4.5万亩,实施中幼林抚育1万亩,积极探索“林业+”发展模式,大力推广林芋、林药、林菜、林饲等林下经济作物和林下养殖业,全县共建成林下经济示范基地52万亩,2021年实现林下经济总产值4.8亿元,形成“联盟+龙头企业+初制所+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联结模式,着力打造“绿色食品牌”。目前共完成核桃、茶叶有机认证20.25万亩、绿色认证30万亩,完成核桃提质增效109.1万亩,2021年实现核桃产量15万吨、毛茶产量4万吨,实现农业产值32.8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