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凤庆县人民政府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无障碍阅读 | 长者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 >> 今日凤庆 >> 正文

凤庆县16000多亩杂交稻喜获丰收

来源:凤庆网      作者:周武 李学和 李亚娟 卫玉琼     时间:2022-09-28     点击率:

金秋时节,走进凤庆农投公司杂交稻田,满目皆是金灿灿的稻景,阵阵稻香扑面而来,田野上收割机往返穿梭作业,收获着颗颗金黄的稻谷,丰收的画卷尽收眼底。凤庆县农投公司技术员杨春永指着金灿灿的杂交稻谷说:“流转了村里8100多亩土地,通过土地综合整治种植优质杂交稻。由于营盘村、秀塘村地势平坦,上级党委政府重视,郭大寨水库水源引到营盘镇,水量充沛,杂交稻产量高、口感好。”

杂交稻种植地块

据营盘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施吴贤介绍,长期以来,制约营盘农业发展最大问题就是缺水,为了破解这个发展瓶颈,上级党委、政府用了近10年时间完成了郭大寨水库以及灌渠配套项目,2021年,郭大寨水库通水以后,营盘镇才具备了实施旱改水的条件。如今,农业基础设施改善,建成了高标准的“田网”“渠网”“路网”,产业向着产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促进了村民快速持续增产增收。

营盘万亩旱改水采用政府+企业+农户的方式实施。政府牵头主导,整合土地整治项目、郭大寨水库灌区配套项目以及杂交稻旱种推广实施项目,多部门联合推进;企业为农投公司,负责水稻种植、管护以及采收;农户则负责把土地统一流转到农投公司,在获取地租的同时,还可以参与到种植过程当中,获取更多务工收入。

采收杂交稻

过去,营盘镇一直以传统农业甘蔗、玉米种植为主,原因是营盘灌溉用水制约,导致产业产值低,严重限制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通过上级党委、政府10多年的努力,郭大寨水库水源成功引到营盘镇,解决了营盘镇坝区9万多亩农田灌溉用水,营盘群众彻底告别了祖祖辈辈靠天降雨种植的历史。有了水源保障以后,为了提高土地附加值,党委、政府统一规划,在营盘镇营盘、贺费、锦杏、秀塘、忙帮这五个村适宜区域进行农田高稳产改造8100多亩,由凤庆农投公司营盘项目部统一运作。从2021年4月份开始,项目部主要以稻谷种植为主。目前,杂交稻进入收获期,通过对一季杂交稻进行严格测产,亩产高达500到600多公斤,今年整个项目区可产杂交稻3000多吨。

“水稻收了以后,为了提高土地附加利用价值,我们还要引进蔬菜种植。蔬菜种植以豆角为主,还有瓜类、田园经济作物为辅。这个产业做好以后,预计每亩附加产值至少在原有传统种植模式基础上,可以提高5倍以上,甚至达10倍。比如,我们以豆角种植为例,按照往年正常行情,每亩豆角产量产值核算下来大概在15000元到20000元一亩,扣除所有物资和人工成本,包括土地成本,我们每亩地纯收入可高达10000元以上。通过提高公司收入、农户收入和引进先进管理模式以后,带动营盘镇广大农户共同发展,也同时促进地方经济更上一个新的台阶。”凤庆县农投公司技术员杨春永满怀信心地说。

待装车的稻谷

营盘镇营盘村大田组村民陈春义告诉记者,过去因为缺水只能种植甘蔗、玉米,每亩产值只有500元左右。现在通过政府把土地流转给农投公司之后,第一年的地租每亩700元,而且每年都在递增。同时村民还可以到农投公司务工,每个月也有3000元左右收入。这样一来,不仅降低了村民的劳动压力,而且还减轻了村里的负担。

“党的政策相当好,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营盘镇到处都通水,不管是种植杂交稻还是种植其它农作物,农民收入一年比一年高。我们营盘人民彻底告别了祖祖辈辈靠天降雨吃饭的历史。”营盘镇秀塘村忙平组村民董映清看到金灿灿的杂交稻和茂盛的农作物后,非常高兴地夸赞着党的好政策。

技术人员对杂交稻进行测产

乡村振兴,粮食是基础,凤庆县高度重视杂交稻生产。在今年春耕生产时节,凤庆县农业农村部门和8个乡镇、农投公司认真抓土地综合整治,赶抢育苗播种季节,按照科技种植示范要求种下16000多亩杂交稻,由于各乡镇、公司高度重视田间管理,如今杂交稻产业喜获丰收。凤庆县农业农村局科技人员现场产量实收实测表明,今年的杂交稻亩产量为558.2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