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森林县城建设中,凤庆县突出城区绿化,把“点”做靓;突出沿路绿化,把“线”做长;突出屏障绿化,把“面”做大;突出绿化管护,把“质”做优;突出生态文化,把“氛围”造好。最终达到点绿成景、线绿成带、片绿成林,努力让凤庆的百姓真正因绿色而健康,让凤庆的产业真正因绿色而发展,让凤庆城市真正因绿色而兴旺。不断把凤庆建设成“林在城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绿色生态县城,助力国家级森林城市创建。
凤庆,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被誉为“世界滇红之乡”和“中国核桃之乡”,是云南大叶种茶的故乡,是国礼“滇红茶”的发源地。凤庆县位于云南西南部,临沧市西北部,有汉、彝、白、苗等24个民族。
凤庆森林资源丰富,全县森林蓄积963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69%,林木绿化率74.82%。县委、县政府按照构建“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发达的森林产业体系、繁荣的森林文化体系、合理的森林城镇体系”,强势推进以泡核桃、澳洲坚果、红花油茶为主的特色经济林产业基地建设,特色经济林面积、产量、产值大幅度提升,产业的竞争力和综合效益全面提高。先后被命名为“全国优质茶叶基地县”、“全国出口商品茶叶基地县”、“全国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县”、“中国核桃之乡”和“全省油茶基地县”。
近年来,凤庆县委、县政府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优势,继续坚持“将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的理念,提出了“生态立县、绿色崛起”的发展战略,着力打造生态文明、和谐宜居之城,把创建森林城市作为彰显绿色优势、提升环境承载力和发展竞争力的关键举措,围绕“林在城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绿化目标,积极开展创建森林城市活动,逐步形成点上绿化成景、线上绿化成荫、面上绿化成林的城市绿色生态圈。早在2013年,凤庆县就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人民政府县长任常务副组长,县委副书记和分管副县长为副组长,各级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及13个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为成员的“森林凤庆”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并层层分解细化责任,形成主要领导直接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级各部门齐抓共管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格局,为森林县城创建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2016年9月,凤庆县顺利通过省级专家组评审验收,凤庆成为全省首个“省级森林县城”。创建是重点,巩固是关键。凤庆县以临沧市创建国家级森林城市为契机,认真开展查缺补漏和巩固提升工作,努力将凤庆建设成“林在城中、城在绿中、人在景中”的绿色生态县城,助力国家级森林城市创建。
突出城区绿化,把“点”做靓。抓紧实施大规模工程,加快推进景观林、片林、城市森林公园、城区公共绿地及环城绿带建设,积极组织开展城乡植树造林、建设森林凤庆活动,新建了一批城市森林公园,重点建设了桂花树森林庄园、凤山公园、田心河湿地公园、文笔塔湿地公园、滇红源市民活动中心公园等休闲游憩绿地。为了抓点带面,突出特色,凤庆县还在县城各单位和全县13个乡镇开展了森林单位和森林乡镇示范创建工作,打造森林机关、森林学校、森林医院、森林企业、森林社区、森林小区,努力将凤庆县城打造成森林城市,通过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确保城乡植树造林,建设森林凤庆活动扎实、高效推进。
突出沿路绿化,把“线”做长。按照“百米有绿地,千米有公园,路旁树成荫”的城市绿色景观和森林村庄建设目标,重点推进城郊新干线、县乡公路沿线的城乡绿化造林,实行山、水、河、田、路、城镇、村庄绿化统筹协调、统一规划,一体化建设,使公路绿化带连接乡镇,农田、河堤防护林带连接村庄,面山绿化带连接城市,城市绿化点、线、面连贯,着力构建城市森林化、道路林荫化、乡镇全绿化、村庄林果化的良好生态格局,形成了主干道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绿色景观。目前,全县绿化省道、县道、乡道、村道2363公里。同时高度重视苗圃基地建设,大力推广繁育乡土树种,重点在城区选择性推广茶花、茶树、桂花、榕树、香樟树、杜鹃、红花木莲等乡土特色树种,乡土树种使用比例达80%以上。在种植方式上,采取乔灌、针阔、常绿与落叶、叶花果型相结合的方式推进县城绿化,在保持植物群落稳定性的基础上,达到点绿成景、线绿成带、片绿成林的景观效果。
突出屏障绿化,把“面”做大。着力实施生态工程,增强森林系统屏障功能,加强和完善森林防火体系、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体系和森林资源保护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了以森林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保护小区为重点的生态保护体系,切实保护好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物种资源,实行古树名树挂牌保护制度,生物多样性保护不断加强,以城市面山、交通沿线、江河两岸、水库周围和水源涵养区等生态脆弱区为重点,加快实施防护林工程,巩固提升退耕还林成果,推进陡坡地生态治理,深入推进农村能源建设,巩固沼气建设成果,积极推广农村沼气、节柴改灶、太阳能、风能和秸秆气化等新能源,不断提高新能源利用率,切实降低森林资源的低价值消耗。通过积极倡导全民参与义务植树活动,五年来,凤庆县累计完成义务植树近400万株,参加义务植树人数达100万人次以上,全县新增林地60.44万亩,森林质量有了大幅度提升。
突出绿化管护,把“质”做优。为了让森林城市建设持续健康发展,凤庆县严格落实城市绿化管理规定,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擅自改变绿地规划使用性质,大力发展城市立体绿化,增加城市的绿化率,注重古树名木保护,开展古树名木普查鉴定、建档挂牌和复壮保护,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犯罪活动,确保林区治安稳定。
突出生态文化,把“氛围”造好。始终把“人人参与森林城市建设,个个分享林业发展成果”作为创建森林城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组织开展学习杨善洲精神活动。青年新加入党团植“先锋树”,男女青年结婚植“恩爱树”。同时,还举办美丽家园建设演讲比赛、森林防火知识竞赛等文化活动,形成了爱林、护林、亲林、懂林的良好氛围,公众对森林城市建设的支持率和满意度不断提升。通过塑造品牌,繁荣森林文化,把建设繁荣的生态体系纳入现代林业建设中,以森林公园、生态教育基地等为载体,挖掘茶文化、花文化等一批森林生态文化产品,着力推进林业科技的推广普及。
根深方能叶茂,源远才能流长。通过绿色崛起战略的实施和森林城市的创建,凤庆县城市绿化理念发生了转变,城市片林景观逐步显现,城市绿化由零散种树向规模化、公园化、立体化转变,农村传统造林观念由种植一般绿化树种向种植珍贵树种和优良乡土树种转变,做到藏富于民。绿化工作机制随之发生了转变,由林业部门独角唱戏向政府推动、部门配合、群众参与、社会支持多元化推进转变,植树造林的内涵更是由单纯植树向文化植树转变,把机关文化、乡土文化、森林文化与绿化工程建设有机结合。目前,凤庆县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1.6%,人均公园绿化面积达11.12平方米,市民出门即可见绿、推窗即可赏绿,尽情享受绿色草木带来的轻松和愉悦,呼吸自然的给养,感受绿色生活,体会生命的律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