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做大茶叶规模到做优茶叶品质,安石村一直在用实际行动维护着它“滇红第一村”的地位。如今的安石村以绿色生态、安全健康的理念发展茶产业,用“五 模式”经营管理茶园,使茶产业从重量到重质转变,真正走上了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几阵春雨过后,大地复苏,万物勃发,春茶也争相吐露。走进凤庆县滇红第一村—安石村,茶农们兴高采烈地舞动着巧手,采摘着“春芽”,大路外自然村的舒美虽然年过70岁,但她那娴熟的采茶动作丝毫不比年轻人逊色,她告诉记者,她家种茶15亩,过去几年由于承包给别人采摘,管理上始终不够规范,有时还会出现喷洒农药的现象,自从全村加大茶园无害化建设以来,茶叶价格逐年提高,今年的所有茶叶都与公司签了订单,平均价每公斤比市场价高2元,预计全年可实现收入3万多元。
距县城6.5公里的安石村,是凤庆县第一个茶叶专业村。自2003年产业结构调整后,全村群众将所有土地都用来种茶,而且每亩土地的产值要比种粮增加好几倍,但2007年出现茶叶价格泡沫后,有的茶农就把茶树当作“摇钱树”来管理,茶芽发不出来,就喷洒催芽剂,降低了茶叶品质,影响了茶树正常成长。
为了提高茶叶质量,安石村两委加大茶产业管理,注册了安石村农业综合开发服务中心,采取“支部 合作社 协会 公司 农户 基地”的“五 ”管理模式。村支部负责技术培训宣传,公司负责产品质量检测,村委会与公司签订茶叶产品质量安全责任书,公司与农户签订茶园管理责任书。目前,共组织开展科普知识讲座36场次,普及人数2万余人次,实用技术培训34场次,受训人数1.5万人次,茶叶质量安全培训6场次,参训人数达1000多人次。
村里组建了由村民小组长、党小组长等组成的茶叶监督管理员27名,带领茶农茶园统防统治,每亩收取茶农30元费用,由公司统一购买生物农药,由专业队统一时间完成3664亩高优生态茶园管理。3000亩老茶园采取无公害管理模式,发动农户做好冬季茶园的薅锄、施肥、修剪及病虫害防治,充分利用黄板、太阳能杀虫灯及生物农药管护。
实行“五 ”的新型管理模式,让全村茶产业真正走出了一条无公害、靠品质赢得市场的新路子。
全村茶园按照茶叶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标准要求,禁止农户在茶园上使用残留农药,如果检测农药残留,公司拒绝收购农户鲜叶。加大绿色防控宣传力度,让茶农认识到茶叶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科学使用生物农药,确保茶叶产品安全,树立安石品牌,使茶园建设迈向有机化轨道。
据了解,安石村对茶园实行统防统治、无公害管理后,茶叶的品质有了保障,茶农的收益也得到提高,每公斤一芽一叶的鲜叶达到18至20元,比其他地方的价格每公斤要高出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