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起步之年,在这一年里,中共凤庆县委党史研究室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对标“十四五”规划及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工作要求,以“五个”聚力推动部门各项工作,取得了新实效。
——聚力编好《中共凤庆县委执政纪要》和《凤庆年鉴》
《中共凤庆县委执政纪要》自2012年开始编纂,一年一编,已累计编纂9部。实事求是地记述了县委团结带领全县各族人民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重大决策部署的生动实践,积累了宝贵的执政经验,充分发挥了存史、咨政功能。《中共凤庆县委执政纪要(2020)》已全面完成收资和编辑工作,年内可出版发行。

《凤庆年鉴》1992年起开始编纂,一年一鉴,已累计编纂出版29部,并于2018年实现公开出版,提前完成了省政府提出的“两全”目标。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客观、全面、系统、详实记录凤庆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为各级领导提供决策依据,为社会各界人士了解、认识、研究和建设凤庆提供信息资料,为编修史志工作积累丰富史料。《凤庆年鉴(2021)》已全面完成收资和编辑工作并交付印刷。
——聚力做好革命遗址保护开发利用“十四五”规划工作
全面完成革命遗址普查和规范建档,深入凤山、勐佑、郭大寨、雪山等乡(镇)调研,先行实施抢救性采访历史事件见证人、留存音视资料、搜集红色故事的基础上,按照建、管、用相统一的原则,研究拟定了《凤庆县2021—2025年革命遗址保护开发利用规划》,经县委审定同意后报省、市委党史研究室,争取列入全省“十四五”项目库并分年度实施。先行实施抢救性采访历史事件见证人19人,留存音视资料6个,搜集凤庆红色故事8个 。
——聚力繁荣地方志文化
一是指导完成了《小湾镇志》编纂和初审工作,《二道河自然村志》完成送审稿。二是认真对县政协组编的《滇红源》《山水凤庆》《人文凤庆》和县民宗局编写的2本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书稿进行审核并提出具体修改意见。三是按省志办要求启动了传统古村落志编修工程。凤庆县3个古村落(诗礼乡古墨村、鲁史镇鲁史古集村、洛党镇箐头村石洞寺自然村)志的编修工作已纳入省志办《2021年〈中国传统村落志・云南卷〉编纂工作方案》,年内将由省志启动全额出资编修工作。同时,诗礼乡分布的4个古村落志的编修工作已纳入县住建局组织实施的古村落保护规划。截至目前,凤庆县编修出版县志3部,部门志43部,乡(镇)志9部,村志3部,累计58部。

——聚力宣传推介好凤庆
一是与北京中外名人公司共同完成了美丽云南(第二季)云南省情系列微视频——美名凤庆之《时间的沉香·滇红的故乡》拍摄工作,并于2月9日起先后在学习强国等21个平台公开上线。二是结合古村落保护和鲁史特色小镇创建,向省志办申报了风物系列微视频——《与中原文化碰撞的结晶·鲁史镇古集村》的拍摄计划,争取纳入省室全资拍摄项目。三是结合党史学习教育,重点提炼出罗稷南、肖朝汉等一批红色人物事迹及吴光林、王天志等先进典型事迹,通过红色故事大家讲等方式和“滇红先锋”等平台做好对内对外宣传推介,在讲好凤庆故事、赓续红色血脉、凝聚发展力量等方面取得新成效。
——聚力深入挖掘、整理好党史和地情资源并做好成果转化工作
一是整理、编印、发放《凤庆人民的奉献》地方党史教材6000册,高质量服务好全县党史学习教育。二是配合完成了《护国之神—赵又新》连环画绘制出版工作,并通过县融媒体中心等平台制作成电子书推介发行。

三是想方设法搜集罗稷南、肖朝汉事迹,为创作编绘《翻译家罗稷南》《革命烈士肖朝汉》连环画脚本提供翔实资料。现已初步完成2本连环画册的脚本编创工作,正在商请第三方着手编绘。四是根据红色主题公园建设需要整理提供入园人物故事和相关图片资料。同时,根据建设凤庆数字史志馆要求,着手整理凤庆通史稿。
中共凤庆县委党史研究室通过“五个”聚力,推动了部门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圆满完成了年初既定各项工作目标,“史志为民”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迈上了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