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实施全面节约战略部署,扎实推进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工作,着力推动解决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浪费严重问题,牢固树立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生活理念,现将凤庆县2023年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工作情况及具体措施公布如下。
一、2023年度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工作情况
(一)制定方案,明确职责分工。制定印发《凤庆县厉行节约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实施方案》《深入推进粮食节约行动方案》《凤庆县开展餐饮浪费问题专项治理行动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县级各部门的职责,全力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积极推动全市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工作任务的完成。
(二)坚持节约优先,提升节粮减损成效。认真落实国家《粮食节约行动方案》,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行业引导、公众参与,突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强化刚性制度约束,紧紧围绕农业生产、粮食储存、运输等环节减损、遏制餐饮消费环节浪费、节粮减损宣传教育等方面工作任务,制定印发了《深入推进实施粮食节约行动方案》,坚持党政同责,粮食全产业链各环节节粮减损举措更加硬化、实化、细化,节粮减损取得更加明显成效。
(三)积极开展机收减损监测调查。为落实落细中央、省、市关于机收减损的工作要求,扎实推进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工作,进一步加强粮食机收损失,减少机收环节损耗,制定《凤庆县2023年主要粮食作物机收减损实施方案》,组建监测调查工作队。安排业务骨干参加云南省举办的2023年主要粮食作物机收减损工作业务培训。精心组织开展凤庆主要粮食机收减损技术培训,现场发放机收减损倡议书20份,签订承诺书4份。监测调查分析水稻半喂入式联合收割机收获损失率小于等于≤2.5%,全喂入式联合收割机收获损失率≤3.5%。
(四)积极开展粮食储存环节损失损耗调查。根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办公室关于开展粮食储存环节损失损耗调查工作的通知》要求和粮食损失损耗调查培训会议精神,认真组织对粮食产后流通过程中的农户储粮和国有粮库储存环节的损失损耗进行了调查,并按要求在系统上填报数据。
(五)积极开展反餐饮浪费治理。印发《凤庆县开展餐饮浪费问题专项治理行动实施方案》,将制止浪费与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协同推进,做到“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开展“文明餐桌”和“光盘行动”,将节约理念贯穿到餐饮经营全过程,从“刀尖”抓起,细化加工方法,减少原料浪费。餐饮经营者要推出“半份菜”“小份菜”,合理制定价格。推行点菜师“绿色点餐”制度和“N-1 点餐”模式,进行“温馨提示”“节约提醒”引导消费者合理点餐,纠正“自己掏钱,丰俭由我”的错误观念。鼓励提供打包餐盒,主动提醒消费者打包剩余菜品,提升“光盘意识”和餐桌文明。发放《制止餐饮环节浪费行为告知书》和《制止餐饮环节浪费行为倡议书》。督促餐饮经营者引导消费者根据用餐人数合理适量点餐、点菜提醒客人菜量、主动销售小份或半份菜品、经济型套餐并提供免费剩菜打包服务。
(六)强化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宣传。加强节粮减损技术宣传、普及节粮减损知识,加大爱粮宣传力度。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重要指示精神,以“世界粮食日”和粮食安全宣传周、科技周活动为平台,推动节粮宣传常态化,普及合理膳食、健康消费理念,引导居民优化膳食结构。推进“光盘行动”,积极开展“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宣传教育,深化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意识,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自觉践行“公勺公筷”“光盘行动”,以良好的机关作风引领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风尚。目前,1250余家餐饮经营者以及全县330余家学校食堂和单位食堂采取多种形式自觉践行餐桌上的反浪费。基本做到了店内醒目位置悬挂宣传画,每张餐桌上摆放提示牌,努力营造出节俭用餐的良好氛围。餐饮从业人员在消费者点餐时基本上做到能提醒消费者科学点餐、理性消费,引导消费者剩下的饭菜打包带走;据统计,全县餐饮业自开展活动以来,餐厨垃圾比原先分别下降约三分之一。消费者对“光盘行动”和吃剩饭菜打包的意识明显增强。
二、加强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具体措施
(一)开展反餐饮浪费专项治理。发布关于防止和减少餐饮浪费的公告,压实餐饮企业反浪费责任进一步明确政策要求,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集中治理。
(二)重点监管宴会餐饮消费。对务接待、商务宴请、婚宴、满月宴、寿宴等饮消费实行重点监管,适时抽查宴会消费是否存在明显浪费情况。
(三)加强餐饮和食品行业管理。引导餐饮企业提供不同规格、分量的宴会菜品供消费者选择;提供宴会零点菜单,允许消费者从中自主选择宴会菜品;配备公筷公勺公夹,餐后主动提醒消费者打包并提供打包服务。鼓励承办宴会的餐饮企业提供宴会分餐服务。
(四)强化餐饮行业自律。加强对餐饮行业协会和餐饮企业的指导和规范,督促其遵守有关规定并响应反食品浪费倡议。推动餐饮行业协会研究制定反餐饮浪费指南,指导餐饮企业优化宴会套餐。指导餐饮行业协会将餐饮企业反浪费情况纳入行业评比评价内容。
(五)推动建立食品浪费抽样调查监测评估。根据国家发布的食品浪费监测评估技术导则,对重点领域的食品浪费加强抽样调查监测评估。依托主要平台、商协会、科研院所等机构,研究餐饮外卖领域的食品浪费调查监测评估路径。研究建立基于消费者感知度的“浪费指数”,开展餐饮浪费认知情况、《反食品浪费法》知晓度、餐饮浪费影响因素等消费者感知度调查。
(六)优化外卖商家服务。引导外卖商家、餐饮企业对外卖食物以标准化计量单位标注重量等信息,合理调整菜品分量、规格,提供“小份菜”、“半份饭”、按量点餐等多样化点餐服务,设置点餐人数、参考食量等量化参考指标,引导消费者按需适量点餐。
(七)规范外卖平台服务。引导“美团”“饿了么”等外卖平台科学设置服务费用,提升服务费率透明度。督促“美团”平台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以显著方式增加“适量点餐”“按需点餐”“理性消费”“反对浪费”提示,避免外卖点餐中的浪费行为。组织召开餐饮外卖平台防范点餐浪费行政指导会,对存在诱导过度消费行为的进行约谈,提出明确整改要求。
(八)对餐饮外卖消费者加强引导。指导“美团”“饿了么”等外卖平台在平台显著位置显示反食品浪费宣传标语,倡导使用可降解打包、外卖餐盒餐具、包装物,提升消费者节约意识,倡导理性环保的消费理念。
(九)加强机关反食品浪费。把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纳入机关党的建设总体安排。面向机关党员干部、餐饮服务和行政后勤管理人员,开展制止餐饮浪费网络问卷调查。建立完善统计评估通报机制,持续开展抽查检查,加大餐饮浪费典型案例通报曝光力度。
(十)推进公共机构反食品浪费。发挥党政机关等公共机构带头作用,认真宣传贯彻落实《机关食堂反食品浪费工作指南》(GB/T42967-2023)、《机关餐饮节约管理规范》(DB53/T 1178—2023)等国家和省级标准,科学规范开展机关食堂反食品浪费工作。常态化开展机关食堂食品浪费情况评估。因地制宜推广公共机构食堂收盘处视频监督等做法。
(十一)加强学校食堂餐饮节约。加强学校食堂餐饮服务管理,选择校外供餐单位的,建立健全引进和退出机制。研究探索校园餐饮行业相关标准、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对制止餐饮浪费工作开展情况和实施效果进行监督指导,探索建立部门监管行业自律、师生监督等多位一体的监管体系。
(十二)强化县属企业反食品浪费。健全完善县属企业单位食堂管理、厨余垃圾统计分析评估等制度,定期对县属企业开展实地督导调研检查,对存在突出问题的及时纠正,加强通报曝光力度。指导县属企业探索建立食品浪费与食堂经营管理人员、后勤人员薪资绩效挂钩机制。将反对餐饮浪费有关要求纳入有关县属企业内部巡视巡查,要求县属企业将有关要求纳入模范食堂创建、文明单位评选、年度评先评优。
(十三)继续强化粮食生产节约增效。组织开展2023年度机收损失监测调查。加大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对高效低损粮食收获、干燥等专用农机装备支持力度。
(十四)深化粮食储存减损降耗。加强智慧粮库建设,加快提升粮食购销领域监管信息化水平,指导相关企业推进高标准粮仓建设。发挥好粮食产后服务中心作用,助农减损增收。
(十五)优化粮食运输方式。指导相关企业改进散粮装卸机械、回收设备,完善中转仓储设施,最大程度降低作业环节粮食损耗。大力发展粮食多式联运,扩大粮食铁路直达运输份额,细化完善铁路服务粮食流通工作举措,减少运输过程中的粮食损耗。
(十六)实施饲用豆粕减量替代行动。推广低蛋白口粮、蛋白饲料多元替代、饲料精准配方和精细加工等技术,开展豆粕减量替代宣传月活动,推介企业技术应用实操案例,保障饲料原料供给安全。
(十七)加强粮食损失调查评估。针对粮食生产、储存、运输环节,开展粮食损失损耗调查评估,在粮食供需平衡表中体现粮食损失损耗量,加强粮食损失损耗统计方法研究,定期开展数据汇总和分析评估。
(十八)加强宣传引导。在县级媒体开设“反餐饮浪费”专题专栏,报道节约先进典型,曝光餐饮浪费行为,引导社会公众自觉养成科学、理性的消费习惯,自觉抵制“舌尖上的浪费”,营造浓厚舆论氛围。及时向县委宣传部、县文明办和县级以上媒体报送制止餐饮浪费工作亮点和成效。
(十九)开展文明示范创建。把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光盘行动”作为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全省食品安全示范县(区)创建的重要内容和评选标准,引导推动各地区各部门持续深入开展反食品浪费宣传教育。
(二十)强化青少年教育。深入开展“光盘行动”。推动节约粮食青年志愿者队伍建设,开发一批具有青少年特色的节约粮食志愿服务项目。将少年儿童节食情况纳入入队教育、队中培养等环节,深化推广实施“红领巾奖章”节约争先活动,广泛开展主题团日、队日活动,加强评优评先激励引导。
(二十一)加强家庭家风建设。深化家庭爱粮节粮活动,弘扬勤俭节约良好家组织“小手拉大手节粮一起走”主题教育,以寻找“最美家庭”活动等家文明建设活动为载体,重点选树一批勤俭节约家庭典型,挖掘家庭爱粮节粮好做法。
(二十二)加强评价考核。将推进全链条粮食节约减损、落实反食品浪费的相标纳入市级党委和政府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将节粮减损相关纳入《县级党委和政府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办法》,强化刚性约束。
(二十三)严格执法监督。加强反餐饮浪费情况检查监督,对违反《反食品浪费要求的餐饮企业进行约谈提醒,对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严肃查处,公开曝光浪费的典型案例。督促指导各地加大反食品浪费的监督检查力度,实现食品安全和品浪费执法工作高效并行推进,依法严厉查处食品经营环节浪费食品的违法行为。
(二十四)强化科技支撑。积极开展减少粮食收获损失问题的关键技术成果转化及应用示范,鼓励相关机构和企业开展提升粮食加工技术与装备研发,为保障安全提供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