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上午,云南省临沧市科技局聘请来自武汉大学、湖南商学院、国家行政学院、北京大学、云南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的院士和专家组成科研成果评价委员会,在云南省昆明市对凤庆县审计局、华中科技大学、云南省遥感中心(原云南省航测遥感信息院)共同完成的“自然资源资产审计信息系统”(以下简称“该系统”)研发成果进行了评价。
该系统的研发工作于2017年4月正式启动,于2018年4月开始投入试运行,2018年6月正式投入运行。在研制、调试、修改、维护的一年多时间内,经过凤庆县审计局各股室、县级各部门、各乡镇被审单位、系统研制开发团队的共同努力,系统已经达到了实用化的程度,分别对全县13个乡镇进行了三个年度(2015年、2016年、2017年)的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该系统利用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完成了对2015年至2017年全县三维影像图层的加载;卫星遥感关于耕地资源、林业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环境资源图层数据的加载;部分重点工程三维网格图层的加载。
据悉,传统审计方法所用的自然资源资产的关键数据,没有直观、可视化的影像数据,时间节点和数据周期不够清晰。向多个职能部门取证,但职能部门之间数据口径不统一,难以取证认定事实。因此,必须运用信息化手段,研制出以真实的自然资源资产实物量为基础的可视化审计系统。
经过认真讨论,评价委员会提出评价意见:该系统创新地提出“自然资源发展指数模型”,是从宏观上定量评价地区自然资源资产保护和发展状态的新的尝试,有较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参考价值;系统把与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相关的大数据集成到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平台中,实现了对自然资源资产实物客观准确地定量分析和处理,审计人员可以通过远程可视化方法更真实精确地审视重点地区的自然资源资产使用的状况;该系统为大数据集成技术在县域审计信息系统中的运用做出了成功的探索,取得了很好的运用效果;该系统与“工程项目审计信息系统”无缝链接,使得审计人员在进行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的同时,又能对辖区内工程项目所使用自然资源资产的状况并行关注,提高了审计工作的完整性和效率。
评价委员会专家一致认为该项目在自然资源资产审计信息系统领域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同意通过该项目评价,建议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应用。云南网讯(记者 字月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