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八月给沧源县边境村的老支书们回信,勉励他们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引领乡亲们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引起“彝乡苗岭”大地各族儿女热烈反响,在迈出乡村振兴新步伐的道路上,大家心更齐,劲更足。

以回信精神为动力,提振建设美丽家园新信心。新华乡以“万名干部规划家乡行动”成果提升工作为着力点,进一步摸清现状、找准短板、理清思路、完善对策措施以及扎实推进试点、修改完善全乡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乡村振兴三年行动计划、专项规划及各项重点工作实施方案。完成了新华村、美华村、紫微村、沙帽村、瓦屋村、砚田村规划编制工作。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提升乡村人居环境,建设鲜花盛开的村庄11个、美丽村庄3个,建成农村户厕347个、公厕3个,广大干部群众出实招,以“晒一晒、比一比”的方式,投工投劳的方式建成农村污水处理氧化塘47个,在接漾线公路沿线栽种长春花5000株、黄金菊45000株,种植水冬瓜、竹子等2000余株,延伸和丰富了美丽乡村内涵。

以回信精神为契机,鼓足维护民族团结新干劲。新华乡始终把加强民族团结作为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基础性工作来抓,构建以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各部门协同配合、全社会广泛参与的民族团结工作格局,各族群众听党话、跟党走、善团结、会发展、能致富。以阵地建设为依托,建成沙帽村民族文化展演馆、紫微村苗文化传习馆;以项目建设为中心,完成民族团结示范村建设项目;以思想建设为根基,立足实际,组建少数民族宣讲小分队,开展“双语”宣讲工作。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稳步推进,各族群众纷纷成为遇事不糊涂、关键时刻起作用的民族团结工作队、群众致富带路人。

以回信精神为抓手,展示守护神圣国土新作为。坚守生态红线不动摇,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加大土地综合整治力度,严格落实“六长制”,抓实澜沧江、黑惠江新华段保护,持续推进森林新华建设和国土绿化行动。始终坚持把疫情防控作为一项重大工作来抓,持之以恒落实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各项工作措施。调整充实漾江码头卡点工作人员,27人合理轮班,实行双向查缉。持续做好境外、疫情高中风险地区返乡人员排查工作,实行零报告和日报告制度。进一步压实网格化管理工作责任,建立四级网格589个,严格管控高中风险地区返乡人员、外来人员,对辖区内132名外籍人员实行动态监控。投资2万元在乡卫生院建成核酸检测临时采样点1个。有序推进疫苗接种工作,截至目前,累计接种第一剂15382针次、第二剂15152针次、第三剂5401针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