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山镇坚持推进党建引领与人居环境整治深度整合,在“整治”上下狠功夫,在“长效”上做细文章,形成“组织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描绘人居环境新画卷,擦亮生态底色,谱写发展特色,挖掘美丽本色,提高宜居亮色,构筑幸福亮色。
三线并行,打牢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主动战”
一是压实责任,下好统筹推进“一盘棋”。坚持以党委政府“发动”、党组织“推动”、基层党员“带动”为主线,构建“1+13+129”模式,确保镇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作用发挥;13个村级党组织充分履行教育、管理、监督党员的职能,督促广大党员在人居环境再提升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广大党员以129个党小组为单元,结合全域化网格管理,采取“1+N”模式(即1名党员帮带多名群众),做好组织、宣传、凝聚、服务群众工作,带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人居环境再提升,形成全社会农村人居环境再提升的思想共识,建强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组织保障。
二是广泛动员,激发群众参与“一股劲”。始终坚持群众主体作用发挥为导向,采取村组干部为核心,群众自己唱主角,党委政府给添彩的方式,开展齐动手共参与、干群携手推进的人居环境提升行动。充分利用自媒体、大广播、微信群等“线上+线下”宣传主阵地,高频率、多角度开展宣传,充分发动群众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主动性、积极性,形成浓厚氛围。同时,全镇129个卫生网格以小组为单位召开群众会议,以户为单位包保小网格内房前屋后、房内屋外的环境卫生、绿化美化、沟渠清掏等,并以村委会为单位每月开展一次小网格卫生评比,通过村规民约红黑榜表扬先进户、公示落后户;大力鼓励群众开展美丽庭院示范创建活动,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建设“小花园”、“小菜园”、“小果园”。通过广泛宣传动员,推动人居环境整治由“自上而下”向“上下互动”转变,有力提高人居环境整治成效与群众生活体验感的结合度,进一步增强群众“我参与、我受益”的“主人翁”意识,有效激发群众参与村庄治理的积极性,形成干群携手的强大合力。
三是示范创建,实现一村一点“一示范”。坚持典型示范引领,通过“以点带面、先进带后进”的方式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提升。以行政村为基准,自然村为单元,由挂钩领导任“点”长,带领村组干部组织广大群众,建成王家寨村向阳自然村乡村振兴示范点,打造人居环境提升自然村示范点13个。立足“简便”、突出“实用”、贴近“实际”、注重“操作性、复制性”的原则,做好示范点打造机制建立及经验总结,实现一村一示范、一点一经验。同时,建立先进带后进的帮带机制,采取了先进村带后进村、示范组带普通组、红榜户带黑榜户的帮带模式,每月进行一次评比。最终通过示范点打造引领及结对帮带,使各村组、广大群众,学有方向、赶有目标,实现“一花迎来万花开”的效应,推动全镇人居环境均衡提升。
四抓驱动,唱响人居环境整治“攻坚战”
一是抓实“垃圾革命”。实施垃圾分类处理,积极引导群众将生活垃圾按可回收、不可回收进行分类,将可回收垃圾通过厨余垃圾用于喂养畜禽,能腐烂垃圾通过还田增肥等方式处理,不可回收垃圾投放到垃圾房或焚烧填埋点进行集中处理。集镇垃圾通过购买环卫服务,将垃圾处置工作承包由清运公司负责,采取“政府保障+公司运营+兴街村参与”的一体化运行模式,每天开展清运,做到垃圾及时清运,无外溢、无暴露垃圾,有效提升了垃圾处置能力。全镇建有垃圾集中焚烧填埋点1个,占地800㎡,日处理垃圾量2吨左右,可处理集镇和13个村生活垃圾,配备垃圾清运车5辆,垃圾桶210只。村级共建设垃圾收集房(池)169座,74个自然村实现垃圾收集设施全覆盖。
二是抓实污水革命。始终坚持因地制宜,采取全镇统一标准,一村(自然村)一策、一户一方案的方式,做实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坚持规划先行,统一制定了“3+N*1.5+1”的建设标准,即:标准化3格式沉淀池,沉淀池规格为户均1.5立方米,外加1个水生植物净化塘。同时,结合农户居住地域现状,采取“三个一批”的方式,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全面治理。集中新建处理一批,针对居住较为集中的农户,由涉及农户按建设标准投工投劳集中建设,污水收集户管由农户自行购买安装,主管由涉及农户集资购买安装;利用资源处理一批,针对居住较为分散,污水统一收集难度大的农户,3-5户相对集中的充分利用“废旧沼气池+水生植物净化塘”进行收集处理,单家独院的整合农村“厕所革命”化粪池+水生植物净化塘,将其余生活污水和牲畜污水集中收集至已有化粪池进行处理,加水生植物净化池净化。改造提升处理一批,针对部分农户已建有的小型氧化池,统一要求按照标准进行改造提升。全镇共建设大三格集中处理池82座,小三格148座;集镇建成污水处理设施工程一件,埋设雨污分流管道4.3公里,安装污水处理设备安装1台,采用 A/O生物接触氧化工艺,日处理50吨,污水处理率95%。
三是抓实“厕所革命”。采取改造和新建两种方式,分类施策推进卫生厕所建设。落实“一厕一档一案”,以调查摸底为起点,以行政村为单位,建立工作台账,落实“一厕一档一案”,每座需改造的农村公厕要求对应收集《现有厕所信息表》、施工前中后图片、施工方案或施工图和验收资料等材料,实行项目清单化管理,着力提升农村卫生厕所规范化水平。全镇建设卫生户厕6259座,占总户数7016户的89.21%;建设卫生公厕76座。厕所革命以来兑现农村户厕补助资金286.46万元,共兑现6209户,兑现农村公厕补助资金13元。
四是抓实“风貌革命”。健全村容村貌保洁机制,以村民小组为单位每月定期开展卫生大扫除,督促农户做好日常保洁。采取“镇以村分段、村以组分截、组以户分责任田”的方式,投工投劳开展美丽公路建设,建成镇村公路鲜花大道5.2公里,种植三角梅2300多株。提升集镇风貌,全面整治农贸市场及沿街商铺垃圾乱扔、污水乱排、摊点乱设、货物乱摆的乱象,拆除违规搭建的货架、广告牌、雨棚和绿化带上悬挂、拉绳、晾晒的物品,移除占用街道、人行道、停车位堆放的货物。统一集镇广告牌匾、“青瓦白墙灰带子”为主色调的建筑外观、玉兰为主题的行道树;共种花种树6万余株,道路平整3公里,新增绿化面积1500平方米,提升绿化面积2000平方米,新增闲置地囤苗区域1个。
三大机制,打好人居环境整治“持久战”
一是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为巩固提升人居环境整治成效,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制定《雪山镇集镇管理实施办法(试行)》《雪山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管理办法(试行)》,保障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二是建立分段处置机制。建立分段负责村道、公共区域环境卫生整洁和垃圾清运处置制度,把人居环境整治落实到每个村民小组和农户家庭。
三是完善督促整改机制。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实施“主要领导月查、分管领导周查、村干部日查”的监督检查机制。聚焦生活垃圾清理、生活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整治等方面举一反三扎实做好“回头看”,发现问题第一时间整改,从源头防止“顽疾”复发。推动整改由“短期清脏”向“长效管护”转变,确保人居环境整治建管并行、长效常治,不断推进环境卫生整治“提质”又“增颜”,绘就生态“亮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