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凤庆县人民政府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无障碍阅读 | 长者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 >> 乡镇动态 >> 正文

小湾镇:绿树银丝织就富民兴村新“丝”路

来源:小湾镇      作者:小湾镇人民政府     时间:2024-12-05     点击率:

走进小湾镇桂花村小蚕共育点改造提升项目建设现场,工人们正在加班加点开展作业,一派繁忙景象。

蚕桑养殖成本低、见效快、收益高,种桑养蚕是小湾镇的特色产业产业之一。作为蚕桑养殖大村的桂花村,为持续做优做强蚕桑产业,破解产业发展难题,小湾镇镇、村两级共同发力,围绕推动蚕桑产业“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的发展方向,以蚕桑生产“轻简化、高效化”为中心,努力向上争取实施小蚕共育点改造提升项目。

“为了发展壮大蚕桑产业,我们桂花村积极向上争取项目,目前项目已完工。得益于这个项目,2025年,我们村预计新增养蚕400多张,增加收入80多万元。”桂花村字建军表示。

小湾镇桂花村小蚕共育点改造提升项目计划总投资101.7万元,其中财政资金80万元,桐凤公司投入18万元,群众自筹3.7万元。项目辐射全镇所有养蚕村,其中新建共育点400㎡,改造提升200㎡,配套共育盒、共育车、臭氧消毒、加湿器、切桑机、恒温加热器等设施,同时新植桑园50亩,补植老桑园50亩,依托现有的水窖布设桑园喷灌设施100亩。

小蚕共育点的成功改造提升,充分改善了全镇种桑养蚕的“硬件”,极大巩固了“小蚕共育、大蚕分养”的合作发展模式,有效规避病害损失,提高养殖效益,真正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为全镇蚕桑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和规模化发展提供了更加坚强的保障。建成后的项目资产归村集体所有,由村集体租赁给经营方,收取场地租赁费和设备租赁费,助力村集体增收。

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的实施,得到了蚕农的大力支持和配合,部分蚕农自筹部分桑苗款用于桑园提质改造,还有蚕农直接参与到项目建设中来,形成了政府搭台、村级发力、群众助力的共商共建共享共管模式。

桂花村王春映户,既是蚕农,又是本村口碑过硬的蚕桑技术员。得知该项目后,他积极配合,无偿提供自家土地供项目建设,又与村“两委”商议,共育点建成后由其负责运营。改造提升后的共育点,能一次饲育更多小蚕,供更多蚕农养蚕,一张蚕种售150元,其中饲育费90元为技术员王春映的收入。这样一来,既大大减轻了村级项目建设的成本,又解决了项目建成后运营难的问题,还让群众从中得益增加收入,实现一举三赢。

除了王春映,桂花村养蚕大户周子清也积极响应项目实施。作为养蚕能手的他,由项目提供原材料,他投工投劳自行改造了一间新蚕房。这既帮助他家解决了发展壮大蚕桑产业资金缺乏的瓶颈问题,又帮助其扩大了生产规模,助力其致富增收。

“我们家以养蚕为生,从1993年养到现在,差不多二十多年了,现在种植桑树10多亩,今年养了10余张蚕,收入达3万元。”说起种桑养蚕,周子清脸上始终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乐滋滋地算着致富账。

据了解,蚕农每交售1公斤鲜茧,桐凤公司给予村集体分红1元。该项目的实施,将大大增加全镇的蚕桑产量,既助力蚕农持续增收,又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预计来年全镇将新增养蚕户60多户,新增年净利润19万元,其中村级集体经济增收不低于5.7万元。

小湾镇是凤庆县的蚕桑生产大镇,养蚕张种量占全县的80%左右。随着最后一季晚秋蚕鲜茧的售出,小湾镇2024年蚕桑产业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今年小湾镇共308户农户从事蚕桑生产,养蚕1487张,全年交售鲜蚕茧51033.4公斤,总产值275.51万元,每张蚕茧产量达34.32公斤,产值达1852.81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