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凤庆县人民政府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无障碍阅读 | 长者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 >> 乡镇动态 >> 正文

凤庆县雪华村:“5+”模式探索林下经济发展路径

来源:      作者:     时间:2022-09-30     点击率:

为充分挖掘山区潜能,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三岔镇以雪华村为试点,采取“村党组织+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积极探索林下经济发展路径,因地制宜,盘活资源,形成了以“林果、林药、林芋、林饲”为主的产业接续发展格局,力争实现“一地多收、群众受益、村企共赢”,有效助推乡村产业振兴。

党建引领,组织优势变成发展优势。针对林下土地利用不充分、土地附加值不高等问题,村党组织反复分析研究,决定采取村党组织定规划、找企业,合作社发动群众,村干部先行先试、党员带头示范的方式发展林下经济。先后引进涛瑞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等3家企业,发展板蓝根、百香果、魔芋种植和蚂蚱、蜂子养殖等林下产业,发展带动农户178户,预计可实现林下经济产值300多万元。

企业帮带,解决群众发展后顾之忧。企业与合作社、农户签订收购合同,负责回收农产品和技术培训,约定产品标准和保护价,提供种苗和肥料,形成“种养、管护、产销”一体化联结机制,为群众解决了“资金、物流、信息”难题,解除了销售的后顾之忧。目前,共种植林下百香果100亩、中药材100亩、魔芋800亩,林下养蜂400箱,全村林下经济发展初具雏形。

合作社搭台,联合资源要素抱团发展。吸纳规划区农户统一入社,按照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因地制宜“一盘棋”规划。统一标准对基地进行管护,将生态、绿色、有机作为林下经济发展的方向重点,调动产业管护积极性,让全村资源要素“活”起来。合作社先后组织林下种植、养殖管护培训5场次300多人次,组织流转土地120多亩。合作社的成立有效解决了群众各自为政、单打独斗,资源要素无法整合的问题。

基地示范,统一规范种养管护标准。充分利用气候优势、林下空间,因区施种、因地养殖,见缝插针用活“林”空间,实现了高效、循环、立体发展,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综合效益,真正实现“一地多收”,目前,先后培育板蓝根、百香果、魔芋等林下特色种养试验基地4个。土地入股、土地流转等创新方式使农民变股民,土地变股金,获得了多重收益。

群众自发,自我振兴意识不断增强。把产业基地作为培养乡村能人的主阵地,不断加强“引路人”、“土专家”、“田秀才”培育,群众内生动力不断增强,发展愿望更加强烈。2021年以来,实现就近务工700余人次,务工收入增加11万多元,土地租赁收入6万多元。通过盘活林下资源,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实现“双提升”,群众“要我振兴”到“我要振兴”意识转变明显。

雪华村“五+”模式助推林下经济发展,是三岔河镇发展林下经济的一个缩影,“五+”模式为全镇林下经济发展探索了实践路线,实现了主副相辅,长短结合,将大幅度提升林下土地的综合产出水平,实现群众增收、村集体经济增收、企业增收的“三赢”效果,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