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金秋时节,正是收获的季节,在大寺乡大寺村杨家寨的田坝里,金黄的稻穗摇曳风中,与近处的民宿交相辉映,绘出了一幅金色的丰收画卷。

田间地头,村民们正在抢抓晴好天气,收割水稻。“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在杨寨小组村民杨春华的稻田间,只见他的妻子抓住几茬水稻,拿起镰刀用力割下,一气呵成,并把稻谷小堆整齐摆放,杨春华在一旁用传统方式对稻谷进行稻穗分离,再把稻谷装袋,看着脱离出来的稻谷,杨春华难掩心中的喜悦。

黄澄澄的稻米不仅装满了村民的米袋子,也“鼓”了他们的钱袋子,杨春华告诉笔者,由于本地种的大米米粒饱满,光泽度好、营养价值极高,备受欢迎,市场需求量较大,新米市场价到3块一市斤,今年他家稻谷收成不错,收入预计达9000元。
“今年我家种了4亩多的水稻,产量在5000斤左右,一亩产量达一千多斤,而我家中每年只需要1500斤米就足够了,还可以卖3000斤左右。”杨春华说道。
据了解,大寺村今年水稻的种植面积为400多亩,水稻总体长势喜人,预计产量将达到16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