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庆县凤山镇推进五大振兴,强化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得到上级和群众肯定。
推进产业振兴。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滇红茶产业提档升级,构建茶叶产业产供销一体化产业链,擦亮“滇红第一村”品牌;加强产业科技培训,强化茶叶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着力基地提升和企业龙头带动,走好“联盟+协会+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路子。深入实施集体经济强村工程,着力打造一批示范带动作用明显的集体经济强村。2019年预计全镇村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以上将达10家,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更加成熟稳定、更加可持续发展。
推进人才振兴。加强乡村人力资源开发,加大人才引进和培育力度,抓好义务教育、普及学前教育、提升高中教育,大力支持农民工和大学生创新创业,扎实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和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打造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形成人才、资源、产业汇聚的良性循环,推动乡村人才振兴。上半年,镇、村两级累计组织开展茶叶、核桃等各类产业技能培训会议20余场次,接受培训人员达2360人;加大各类创业就业政策落实力度,通过组织农村剩余劳动力积极参加沪滇劳务协作就业扶贫专场招聘会,为农民工提供就业信息,帮助大学生创业者争取金融机构贷款政策等,为群众搭建服务平台。
推进生态振兴。认真落实全省生态文明建设“五大行动”,加强农村环境问题综合治理,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完善农村生活设施,建设鲜花盛开的村庄和鲜花盛开的道路,打造农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安石、京竹林二道河、东山明王室等一批特色旅游型村庄正在建设,等上回龙、大有大寨等一批政府驻地自然村环境整治工程正在开展;京竹林村550亩桉树替换项目启动实施。美丽凤山建设逐渐形成了从示范点向示范线,示范线向示范片区的发展态势。
推进文化振兴。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和公共文化建设,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挖掘传统文化、滇红茶文化、农村乡土文化,保护好传统村落、民族村寨、传统建筑等历史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全民行动、干部带头,培养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通过组织文艺演出、举办文艺比赛等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极大丰富了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
推进组织振兴。深入落实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新要求,创新农村党支部设置,优化基层组织结构,细化农村党员队伍管理,提高产业协会、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等农业社会化组织的党组织覆盖面,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调、公众参与、法制保障的现代化乡村社会治理体制,有效巩固和提升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今年以来,共组织开展了2期“万名党员进党校”示范培训班,累计1300余名党员参加了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