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庆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凤庆县畜牧业全产业链“十四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
|||||||||||||||||||||||||||||||||||||||||||||||||||||||||||||||||||||||||||||||||||||||||||||||||||||||||
来源:凤庆县政府办 作者: 时间:2024-04-26 点击率:【 打印 】【 关闭 】 | |||||||||||||||||||||||||||||||||||||||||||||||||||||||||||||||||||||||||||||||||||||||||||||||||||||||||
|
|||||||||||||||||||||||||||||||||||||||||||||||||||||||||||||||||||||||||||||||||||||||||||||||||||||||||
各乡、镇、民族乡人民政府,县级各有关单位: 《凤庆县畜牧业全产业链“十四五”发展规划》已经县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凤庆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年4月15日 (此件公开发布) 凤庆县畜牧业全产业链“十四五”发展规划 一、规划背景 (一)规划背景 畜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肉蛋奶是百姓“菜篮子”的重要品种。凤庆县是农业大县,是国家生猪调出大县。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20〕31号)精神和《云南“十四五”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云农牧〔2022〕3号),加快推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畜禽产品供应安全保障能力,助力乡村振兴。科学谋划好凤庆县未来五年现代畜牧业发展思路和产业布局,加快畜牧业转型升级,促进畜牧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凤庆县人民政府按照云南省和临沧市发展现代畜牧业的有关要求和总体部署,组织编制《凤庆县畜牧业全产业链“十四五”发展规划》,确定“十四五”时期凤庆县畜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统筹全县畜牧业发展布局,明确发展重点和项目建议,健全保障措施。 (二)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为云南省临沧市凤庆县全境,包括所辖13个乡镇,凤山镇、勐佑镇、洛党镇、营盘镇、小湾镇、三岔河镇、雪山镇、鲁史镇、大寺乡、新华乡、诗礼乡、郭大寨乡、腰街乡。国土面积3335平方公里。 (三)规划编制依据 1.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20〕31号); 2. 《全国畜禽粪肥利用种养结合建设规划(2021-2025年)》; 3. 《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农产发〔2020〕4号); 4. 《云南“十四五”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云农牧〔2022〕3号); 5. 《临沧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临沧市“十四五”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临农发〔2022〕143号) 6. 《凤庆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凤庆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凤政发﹝2021﹞27号); 7. 凤庆县农业农村局及政府各相关部门提供的其他相关基础资料。 二、畜牧业发展现状 (一)2020年畜牧业发展现状 1. 养殖业规模现状。2020年末,全县生猪存栏57.68万头、出栏71.3万头,肉牛存栏9.6万头、出栏3.79万头,肉羊存栏16.2万只、出栏9.4万只,禽类存栏148.5万羽、出栏219.6万羽。能繁母猪存栏50头以上或生猪常年存(出)栏200头以上规模养殖场(小区)144个,年出栏生猪50-199头的养殖大户438户,生猪散养户57225户;肉牛常年存(出)栏50头以上规模养殖场23个,年出栏10-49头养殖大户175户,肉牛散养户26918户;羊常年存栏200只以上养殖场8个,年出栏30-199只养殖大户319户,散养户5329户;肉鸡、蛋鸡常年存栏5000羽以上养殖场6个,年出栏500-1999羽88户,散养户77697户。 2. 畜禽屠宰加工业情况。现有畜禽屠宰加工及饲料生产企业3个,即:云南凤庆苏亚红清真食品有限公司、洛党安丰营饲料厂、凤庆宁汭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其经营情况分别为:一是云南凤庆苏亚红清真食品有限公司,主营熟牛肉制品,有日屠宰肉牛100头生产线一条,现有员工56人,2019年产量58吨,销售收入1804万元。二是凤庆宁汭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主营生猪定点屠宰,占地5707平方米,有日屠宰生猪1000头的生产流水线一条,配有待宰、急宰和污水处理设施设备和非洲猪瘟检测室和检验检疫室,建有300立方米的排酸间(急冻库)和450立方米的冷藏库。现有员工21人,2019年,屠宰量5.8万头,营业收入210万元。三是洛党安丰营饲料厂,主车间由国内著名企业牧羊集团设计建设,建筑面积2300平方米;其中:原料库900平方米,成品库300平方米,生产车间6层500平方米,原粮仓2栋600多平方米,有日处理10吨的全自动粉料生产线,年单班生产配合饲料达到3万吨。饲料厂现有员工27人,2019年产量3116吨,销售收入1133.3万元。 3. 生产流通配套建设情况。目前全县共有冷藏库(0-8℃)4座2256立方米,冷冻库(≤-18℃)1座300立方米;气调库(-2-15℃)8座2880立方米。多数为蔬菜水果及外地冷冻鸡肉的储存。 4. 畜禽粪污资源状况。2020年,全县生猪养殖粪污产生量为液体粪污产生量161.9万吨,液体粪污利用有沼液还田、肥水利用、鱼池养殖及其他方式。固体粪污产生量72.6万吨,固体粪污利用有生产农家肥、生产垫料利用等方式,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0.8%,规模养殖场畜禽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95%,大型规模养殖场畜禽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100%。基本形成了畜牧生产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的生态畜牧经济发展格局,实现了畜牧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双赢,保障了农产品供给,促进了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5. 畜牧兽医队伍情况。县畜牧兽医局内设股室2个,即:畜牧兽医股和财务室;下属事业单位3个,即:动物卫生监督所、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畜牧技术推广站。现有畜牧兽医技术人员31人。13个乡镇机构改革后将畜牧兽医站合并到农业农村服务中心,共有畜牧兽医从业资格人员32人,目前在岗22人。其中:营盘镇、郭大寨乡、雪山镇、腰街乡、新华乡分别在岗1人,大寺乡在岗2人(其中:兼职1人、患病1人)。 (二)“十三五”以来取得成效 1. 提高了畜牧业重要性认识。通过多年发展,畜牧业已成为我县的传统支柱产业,是改善人们生活的必备条件,是生产有机农产品的最关键环节,是脱贫攻坚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国民经济成分中占据不可替代位置。 2. 转变了畜牧业发展方式。规模化程度得到提高。“十三五”期间,全县畜禽规模养殖场备案达181个,其中:能繁母存栏50头以上或生猪常年存(出)栏200头以上规模养殖场(小区)144个,肉牛常年存(出)栏50头以上规模养殖场23个,羊常年存栏200只以上养殖场8个,肉鸡、蛋鸡常年存栏5000羽以上养殖场6个。新型经营主体运行不断规范。“十三五”期间,培育养殖类专业合作社示范社6家,分别为:凤庆县凤山蛋鸡养殖专业合作社(属国家级、省级示范社)、凤庆县杰鸿种植专业合作社(属省级示范社)、凤庆县大山养殖专业合作社(属省、市级示范社)、凤庆县四群生猪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属省、市级示范社)、凤庆县弘宇养殖专业合作社(属省级示范社)、凤庆县畜丰养殖专业合作社。销售渠道进一步拓宽。目前,我县电商发展迅速,农户家庭作坊式生产加工肉制品多以微商及自媒体带货销售,产品多为火腿、腊肠、腊鹅。2019年通过电商平台的肉制品销售额约105万元。健康养殖理念深入人心。近年来,我县在政策引领和支持下,如:林下养殖、圈地放养、中药添加饲喂、特种养殖等,健康养殖活跃,并形成了一定的消费市场,为养殖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3. 提升了行业监管水平。按照监管出规范、监管出成效、监管出质量的要求做好行业监管。一是对畜禽规模养殖场监管得到进一步加强。严格执行“四不准、一处理”,监督病死畜禽的无害化处理,检查养殖各个环节,即检查是否使用违禁药物、是否做到出栏必报检、抽检饲料是否合格,严格检查落实休药期制度落实情况,严把“瘦肉精”检测关。从而有效防范动物疫病传播,确保从源头上抓好畜产品质量安全。二是产地检疫和屠宰环节监管进一步规范。监督屠宰企业对待宰生猪进行非洲猪瘟病毒“全覆盖、批批检、头头采”。三是兽药饲料监管进一步得到理顺。四是畜禽运输备案实现常态化开展。 4. 增强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一是兽医实验室得以建成,实验室检测能力将得到提升。二是群众对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的参与度不断提高,群防群控能力得到增强。三是应急处置能力不断增强,“早、快、严、小”的处置要求进一步体现。 (三)存在问题 1. 用地难、融资难问题仍然突出。用地和融资是发展畜牧业的两个关键要素,近年来,由于环保力度空前加大,加之畜牧业对财政贡献度低。因此,基层对大力发展畜牧业有所顾虑,使畜牧业长期处于自然、半自然发展状态,没有形成靠外力推动发展的最佳环境。 2. 畜禽养殖自动化设施化水平不高。大部分规模养殖场只购置安装较为普通的生产、防疫、无害化处理、粪污处理设施,自动化、智能化设施设备的普及率低,没有实现全环境控制和全自动化设备操作,畜禽生产环境控制较差,畜禽生产水平较低。 3. 财政保障能力不足,项目扶持有限。我县属非畜牧大县,在项目支持上不平衡、不充分,缺乏大的项目支持,没有形成强大的推动力,加之畜牧业属高投资、高风险产业,市场价格波动大、疫情防控困难,难以形成快速发展态势。由于县级财政困难,重点服从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在推动畜牧产业发展方面投入明显不足。 4. 产业化水平极低、产业效益不高。养殖龙头企业及加工生产企业少、小、弱。龙头带动作用不明显,企业全产业链模式不健全,导致生产加工肉制品附属产品无法消耗或附加值低,无法大批量、短期接大型订单或长期稳定订单生产加工。全县无冷链仓储配送企业,无冷链配送车,县、乡、村三级配送体系不健全,是生鲜、肉制品运输销售、流通的瓶颈。面对日益发展的电商产业及我县养殖散户较多的现状,没有配套便民的屠宰、加工、生产、包装、配送、可追溯的供应链体系。由于无生产加工标准、无品牌、无检测证书,我县腌制加工产品无法进超市及大型电商销售平台进行,也无法进入消费扶贫产品目录,更无法认定为扶贫产品。 (四)养殖区划 《凤庆县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2021-2025)》(凤政办发〔2023〕24号)已完成县行政辖区内畜禽养殖区划,按区域生态环境保护需求,科学设置畜禽养禁养区、限养区和适养区。未来凤庆县畜牧业发展将依法遵循国土空间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等进行产业布局。 1. 禁养区划定情况 (1)自然保护区。 (2)凤庆县城规划区及周围500m范围以内的区域;建设防疫隔离带或有天然屏障的可适当缩短距离;除县城规划区外的13个乡镇规划区核心区及周围500m范围以内的区域。 (3)凤庆县城生活饮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边界外延500m范围内的区域;乡镇和村级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周围1km范围内的区域。 (4)澜沧江流域、黑惠江流域等河流及主要支流沿岸两侧500m范围以内的区域;北桥河、小黑河等中小河流管理范围300m范围以内的区域;中型水库管理范围外延500m范围内的区域,小型水库管理范围外延300m范围内的区域,建设防疫隔离带或有天然屏障的可适当缩短距离。 (5)国家或地方法律、法规规定需要特殊保护的其它区域。 2. 限养区范围 (1)自然保护区禁养区外延500m,并经林业部门依法依规审批。 (2)凤庆县城市规划区及周围禁养区外延500m范围以内的区域;除县城城市规划区外的13个乡镇规划区及周围禁养区外延500m范围以内的区域。 (3)凤庆县城生活饮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边界禁养区外延500m范围内的区域;各行政村村庄建设规划范围及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周围禁养区外延500m范围内的区域。 (4)澜沧江流域、黑惠江流域等河流及主要支流沿岸两侧禁养区外延500m范围以内的区域;中小型水库禁养区外延500m范围内的区域,建有防疫隔离带或有天然屏障的可适当缩短距离。 (5)国家或地方法律、法规规定需要特殊保护的其它区域。 凤庆县畜禽禁养区限养区划定面积
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十四五”期间,全县畜牧业全产业链发展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以绿色发展为指导,围绕全面深化改革,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发展适应性畜牧业调结构,以发展适度规模养殖促增长,力争实现畜禽良种化、养殖规模化、管理科学化、防疫规范化、环境无害化以及资源利用化,打造畜牧业全产业链阶梯式发展。 (二)基本原则 1. 坚持市场导向,提效增收。坚持依法治牧和政策引导,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着力调动农民、企业和社会各方面积极性,积极引导鼓励各类社会资源向现代畜牧业聚集,增强畜牧业发展活力。 2. 坚持特色发展,品牌强牧。根据区位优势、成长环境等因素,充分尊重各区域的自然(品种)资源、社会经济生态条件和产业发展基础等现实状况,规划产业发展和区域布局,积极发展规模养殖和良种繁育。 3. 坚持绿色兴牧,防控优先。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把保护生态环境摆在优先位置,优化现代畜牧产业布局。因地制宜,分区施策,妥善处理好养殖业生产与环境治理、生态保护的关系。 4. 坚持科技创新,融合发展。依靠科技创新、技术进步、专业人才,提升凤庆县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智能化、疫情防控精准化和生产管理信息化水平,推动凤庆县畜牧业现代化、高科技发展。 (三)发展目标 “十四五”期间,形成生态、安全、高效、可持续发展的现代畜牧产业体系,全县畜牧业区域布局趋于合理、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特色优势明显、产品优质安全、市场供给充裕、经济效益显著、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的现代畜牧业。具体目标为:到2025年末,全县生猪存栏75万头、出栏100万头,肉牛存栏12万头、出栏6万头,肉羊存栏20万只、出栏13万只,禽类存栏160万羽、出栏300万羽,肉类总产14.4万吨。产业链产值达50亿元以上。 四、产业布局 肉牛产业:全力支持养殖企业依托新发展理念、关键技术和现代化的管理模式,推进全县肉牛向规模化标准化转型;开展种养结合循环发展示范,引导肉牛产能向温热山区产业带甘蔗、玉米种植区域聚集,鼓励合作社、农户等发展适度规模养殖,推进蔗稍、蔗叶、作物秸秆利用及牲畜粪污的资源化利用,推进肉牛养殖绿色发展;加大“粮改饲”推广力度,大力发展全株青贮玉米等优质饲料种植,增大全株玉米裹包青贮、窖贮量,提升饲料供给保障;加强肉牛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强化科技支撑,建设一批万头示范乡、千头专业村、百头养殖户,将肉牛产业培育成全县百亿元级优势产业。到2025年,建成出栏万头肉牛养殖基地1个以上,千头养殖场10个以上。重点以营盘镇、凤山镇、勐佑镇为肉牛产业发展带,打造优势集群效应,形成发展合力。 生猪产业:持续提升生猪调出大县建设成果,辐射带动各乡镇加快发展。加强生猪良种扩繁场建设,增强生猪良种自给能力;加快建设规模化养殖场,提高整体生产产能;推进开展本地猪品种保护和开发利用,加强品种品质提升,进一步推进产业发展。到2025年,建成年出栏60万头生猪养殖场1个以上,万头猪场3个,畜禽养殖规模化率达84%,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86%。 家禽产业:发挥区位优势,顺应市场需求,加大林下养殖力度,推动山地黑肉鸡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发展,提升产业化水平。到2025年,建成山地鸡养殖基地10个以上,将山地黑肉鸡打造成为云南省知名品牌。 肉羊产业:充分挖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饲草料基地,加大改良力度,推行集中育肥,加快推进特色羊肉产品生产基地建设。 肉食品加工业:优化屠宰布局,提升生猪定点屠宰加工,有序推进家禽和肉牛集中屠宰加工;鼓励屠宰加工企业建设冷却库、低温分割车间等冷藏加工设施,配置冷链运输设备;推动物流配送企业完善冷链配送体系,拓展销售网络,促进畜禽养殖、屠宰加工企业向“规模养殖、集中屠宰、冷链运输、冷鲜上市”模式转变,打造一批特色畜产品品牌。到2025年,建成3家饲料厂和大型屠宰加工精深加工厂,打造畜牧精深产品加工基地。 五、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 围绕发展目标,重点推进“七大任务”,打造县域现代畜牧业全产业链发展的新格局。结合凤庆县畜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组织实施“七大工程”。 (一)构建现代畜禽种业体系 1. 加强畜禽遗传资源保护。扎实开展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以凤庆无角黑山羊保种利用为重点建设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提升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保种能力。 2. 加快良种繁育与推广。以实施国家新一轮畜禽遗传改良计划为契机,推动建设生猪、无角黑山羊核心育种场和扩繁基地,健全畜禽良种繁育体系,提高畜禽良种生产水平和供种能力,加快畜禽遗传改良进程,实现“应保尽保”。到2025年,巩固提升生猪扩繁基地1个,建设种公猪站1个,建设凤庆无角黑山羊保种场1个。 表5-1构建现代畜禽种业体系重点项目
(二)构建现代畜牧业生产体系 1. 推进落实标准化示范创建。引导养殖场(户)推进规模化经营,加强规范和指导,深入开展标准化示范创建,推广高效养殖,加速推动“传统养殖”向“标准化养殖”“现代化养殖”转变,打造一批种养结合生态家庭农场,一批“生产高效、环境友好、产品优质、生物安全、管理先进”的标准化示范养殖场,一批“智能饲喂、物联管理”的现代化牧场。 2. 培育全产业链龙头企业。按照强链延链补链的原则,扶持、培育一批链条长、实力强、机制新、能引领产业发展的畜牧龙头企业。支持现有龙头企业通过收购、兼并、参股、租赁等多种形式优化重组,有效整合优势资源和创新要素,进一步提升全产业链的运营能力。实施企业品牌化战略,加大企业品牌营销力度,鼓励引导龙头企业积极拓展省内外市场,提高市场份额。 3. 扶持中小养殖户发展。引导和推动龙头企业与其他经营主体以“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协会+龙头企业+合作社”等模式联合,加快推动产业化联合体建设。鼓励大型龙头企业“以大带小”,支持龙头企业通过股份合作、信贷担保、技术支持等方式帮助农民发展生产。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中小养殖户建立长期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引导发展家庭自繁自养、大户适度规模育肥和适度规模繁育等肉牛养殖模式,推进资源整合、能繁母牛增量和肉牛出栏增加。 表5-2构建现代畜牧业生产体系重点项目
(三)构建饲草料保障体系 1. 做大饲草加工企业。以雪山、营盘等乡镇为重点,打造区域性饲草料原料仓储、生产和集散中心,生产加工制作优质饲草产品,大力培育具有竞争力的饲草企业。到2025年,全县建设年青贮饲料500吨以上加工厂20个。 2. 构建饲草生产体系。引导发展全株青贮玉米、紫花苜蓿、巨菌草等优质饲草料生产和蔗稍等饲料资源的开发利用,稳步提高饲草产能。落实国家草原生态奖补政策,加大草山草坡的保护与科学合理开发利用力度,稳定发挥生产能力,遏制草山草坡退化。推进秸秆饲料化利用,推广农作物秸秆青贮、微贮技术,提高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利用水平。 表5-3构建饲草料保障体系重点项目
(四)构建畜禽加工流通体系 1. 优化屠宰企业结构布局。优化调整生猪屠宰企业布局,合理设置乡镇小型定点屠宰场(点)。支持牛羊禽屠宰企业发展,加快推进牛羊禽集中屠宰。 2. 发展屠宰精深加工。支持鼓励屠宰企业改造提升,推进屠宰加工、肉产品精深加工全产业链延伸发展。鼓励屠宰企业、物流配送企业完善冷库、低温分割车间、冷藏车等设施设备,构建“集中屠宰、冷链配送、冰鲜上市”供应体系和肉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逐步实现运活畜禽向“运肉”转变,确保肉品质量安全。 3. 积极开展屠宰标准化创建。以质量管理制度化、厂区环境整洁化、设施设备标准化、生产经营规模化、检测检验科学化、排放处理无害化为主要内容,大力开展生猪屠宰标准化示范创建,创建生猪屠宰标准化示范厂1个以上。 4. 完善冷链物流配送体系。推进建设产品集散市场和物流中心,提高畜牧业物流服务的现代化水平。推动物流配送企业完善冷链配送体系,建立覆盖到乡镇的畜牧产品冷链网络,倡导畜产品安全健康消费,鼓励发展畜产品电商,拓展销售网络,逐步提高冷鲜肉品消费比重。 表5-4畜产品深加工流通体系重点项目
(五)推进畜牧业绿色发展 1. 持续推进粪污资源化利用。继续争取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建设粪肥还田示范基地,推行液体粪肥机械化施用,统筹种养用地配套,提高粪肥还田效率。培育粪肥还田社会化服务组织,探索推行养殖场户付费处理,种植户付费用肥方式,完善种养双方的利益联结机制。推进种养循环,积极建设生态牧场、美丽牧场。 2. 提升兽药饲料质量安全水平。落实《临沧市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行动工作方案(2021-2025年)》,确保“十四五”时期全县产出每吨动物产品兽用抗菌药的使用量保持下降趋势,肉蛋奶等畜禽产品的兽药残留监督抽检合格率稳定保持在98%以上,动物源细菌耐药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制定兽药、饲料抽检计划,强化“双随机、一公开”应用,保障兽药、饲料质量安全。 3. 建立完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机制。按照“统筹规划、属地负责,政府监管、市场运作,财政补助、保险联动”的原则,推动一体化建设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体系,力争到2025年,基本建立以生猪为重点、兼顾其他畜禽,涵盖饲养、屠宰、经营、运输等各环节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体系,基本实现病死畜禽无死角、及时处理,构建科学完备、运转高效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推动形成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与保险联动工作机制,落实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补助政策,保障无害化处理场所正常运营。 表5-5推进畜牧业绿色发展重点项目
(六)提升畜牧业信息化水平 1. 加快推进智慧畜牧。加快建成畜牧业数据信息系统,加强数据信息实时监测预警,指导宏观调控。加强装备建设,推广应用养殖环境监控、体征监测、自动喂料、全混合日粮配制、废弃物自动处理、网络联合选育等设施装备,提升畜牧业机械化自动化水平。以生猪、肉牛、家禽为重点,支持企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一批“数字猪场”“智慧鸡场”“智能牛场”,全面提升畜牧业机械化、智能化、信息化水平。 2. 推进畜牧兽医大数据平台建设。建设覆盖畜牧业生产的动物养殖、出栏、防疫、检疫、屠宰、养殖投入品生产经营使用全流程管理信息系统,全面实现全县动物养殖、动物免疫、动物检疫、动物运输、屠宰等业务的数字化建设,对动物养殖状况、动物移动追溯、动物疫病预警监测等实行全程动态监控和追踪管理,提高全县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反应能力和动物养殖动态监测能力。 表5-6提升畜牧业信息化水平重点项目
(七)提升防疫能力 1. 落实动物防疫主体责任。依法督促落实畜禽养殖、贩运、屠宰加工等各环节从业者动物防疫主体责任,引导养殖场(户)改善动物防疫条件,严格按规定做好强制免疫、清洗消毒、疫情报告等工作。督促指导规模养殖场(户)和屠宰厂(场)配备相应的畜牧兽医技术人员,依法落实疫病自检、报告等制度。全面推行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小反刍兽疫等强制免疫“先打后补”。通过养殖场(户)自行免疫、第三方服务主体免疫、政府免疫服务等多种形式,实现“应免尽免”。开展常态化自检、洗消,存栏2000头以上规模猪场、种猪场全部建成非洲猪瘟检测室和独立洗消点。 2. 健全动物疫病防治体系。提升县级兽医实验室,完善县乡村三级动物疫病监测预警网络。实施非洲猪瘟常态化防控,强化重大动物疫情监测排查,对重点区域和场点实施入场抽检制度。强化重大动物疫病、人畜共患病、种畜禽疫病的监测、防控与净化,力争在非洲猪瘟无疫小区、动物疫病净化创建场和示范场上取得新突破。健全动物疫情信息报告、重大动物疫情分析研判、疫病防控风险等级评估等机制。提升应急物资储备能力,强化定期应急培训和演练,完善快速响应及应急处置机制,做好疫病控制和扑灭工作。 3. 构建监管执法联动体系。改造升级基层动物卫生监督站(点),推进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联防联控机制建设。强化非洲猪瘟、高致病性禽流感、布病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加强养殖、屠宰加工、无害化处理等环节动物疫病信息管理,加强动物检疫无纸化出证建设,织密覆盖动物养殖、动物疫病免疫、检疫监管、流通监管、屠宰监管、运输车辆备案及洗消、贩运经纪人登记、无害化处理监管网络。 表5-7提升防疫能力重点项目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营造发展环境。加强对畜牧产业的组织领导,制定和落实促进畜牧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一是组织引领。村党组织为引领,以建立村集体经济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为纽带,发挥“村两委”和村级合作经济组织作用,推行“村党组织+村级合作经济组织+合作社(企业)+农户”肉牛产业发展模式,将基层党组织政治引领功能、村级合作经济组织优势和群众抱团发展有机结合。二是优化发展环境。把乡镇畜牧兽医站和队伍建设作为农村工作重点抓,切实帮助改善畜牧兽医站工作条件。转变作风,深入基层,全力做好服务工作。加强协调,密切配合,倾力支持,共同为发展畜牧业营造良好的环境。通过全县的共同努力,进一步做大做强畜牧产业,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再作新贡献。 (二)加强县院合作,实施科技强牧。深化精准对接云南省畜牧兽医科学院等科研院校,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注重实效、共同发展的原则,重点围绕畜禽种业振兴,依托凤庆县现有地方畜禽遗传资源,开展畜禽专门化新品系选育、新发现遗传资源挖掘鉴定;畜禽主要疫病净化及重大疾病防控,降低畜禽养殖疫病发生和传播风险;畜禽养殖机械化、设施化、智能化等新型养殖模式研究与应用,提高智慧养殖业水平;畜禽非常规饲料资源开发利用,新型微生物饲料等替抗产品的应用,节本增效等领域,以共建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共建畜禽养殖专家工作站、共建实习实训基地等多种方式,在科技创新、成果孵化、示范推广、人才培养等多方面开展具体深度合作。 (三)抓好队伍建设,服务畜牧经济。按照国务院、省政府和市政府关于推进畜牧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有关文件要求,建立和完善各级畜牧兽医机构,落实人员编制,保障经费供给。大力加强基层兽医队伍、基层防疫员队伍、技术推广队伍和畜牧兽医执法队伍建设,实施人才建设工程。当前,着重抓好乡镇畜牧兽医站建设,力争再配备一批专业技术人员,配齐村级动物防疫员,确保防疫工作顺利开展。抓好队伍的经常性培训,提高专业素质,增强服务畜牧业的本领。 (四)构筑循环产业,打造畜牧业全产业链。一是积极探索循环共生模式,大力发展循环产业。采用人畜分离式养殖小区建设模式,按照种植业和周边土地的消纳能力布局畜禽养殖和规模,积极引导养殖场(户)走“草—畜—肥—果”“草—畜—肥—菜”“草—畜—肥—粮(草)”等生态养殖与循环发展之路,构建生态畜牧小区,加快无公害、绿色、有机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实现畜禽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走龙头企业连园区、园区带大户、大户带农户的发展之路。二是培育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引导龙头企业与养殖小区、养殖大户、规模养殖场签订订单合同,实现产品开发与市场开发同步进行,引导现有龙头企业抓住主体培育、产品质量、产业规模、品牌经营四个关键,对基地生产、产品加工、分级包装销售等各个环节实行严格的全过程质量控制,对畜产品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实行全过程标准化管理,挖掘畜产品潜力,提升畜产品影响力,形成拳头产品,推动全区畜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三是组织广大科技人员进村入户,帮助种养户搞好农牧结合,为粪污资源化利用、发展生态畜牧业、构建循环产业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五)创新生产经营模式,打造高端品牌。一是重点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畜牧业的组织化生产。依托肉牛、肉羊、瘦肉猪、蛋肉鸡优势产业,多主体、多形式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对现有畜牧业合作社进行以生产标准化、设施机械化、经营品牌化、管理规范化、产品安全化和社员技能化为主要内容的“六化”改造和建设,拓展畜牧业合作社的范围和内涵,通过合作社将畜禽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等各个环节有效整合、有机衔接,增强合作社的带动力、辐射力、创新力,把养殖户、规模养殖场、养殖园区及畜产品加工企业有效联结起来,实现畜牧业的标准化生产。二是产品经营上,以打造自主品牌为重点,注册产品商标,开展“三品”认证,与批发市场、超市、企业、院校合作,通过农企对接、农超对接、农校对接、农市对接形式,扩大产品销售渠道,拓宽市场营销网络。三是资金互助上,引导畜牧合作经济组织以土地经营权、资本、产品等要素参股龙头企业。 (六)加强环境控制,保障质量安全。把过程控制与源头控制和末端控制紧密的结合起来,从制度上、技术上、政策上控制畜禽养殖废弃物产生量,减轻治理压力,促进环境友好,保证畜产品质量。一是要净化养殖环境,完善配套设施。科学选址,科学规划;雨污分离,配套建设排污粪沟、雨水沟;粪尿分离,配套建设沼气池、储粪池;母子分离,配套建设仔畜保育栏;料水分离,配套建设自动饮水器、饲料槽;病健分离,配套建设消毒池和病畜隔离舍;二是开展清洁养殖。培育优良品种、科学配制饲料,提高畜禽饲料转化利用效率;三是依靠科技,提高质量。牢固树立“效益优先、科技支撑”的新观念,鼓励科技人员进场入户,促进科技在畜牧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升科技含量,加快生态畜牧业的发展步伐。 (七)加大扶持政策,提供强力支持。以凤庆县农业农村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为依托,整合国家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中央现代农业发展资金、农业综合开发和生猪调出大县奖励等项目资金,用好用活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结合集体经济,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畜牧产业发展相关政策支持。采取“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等方式,最大限度提高财政性资金使用绩效,重点用于良种补贴、畜禽粪污循环利用、标准化畜禽舍建设、秸秆青贮机械补贴、科技创业人才培训、农民养殖专业合作社和养殖小区、品种改良和良繁体系建设、防疫体系和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等方面,形成畜牧业发展的合力,放大资金使用效应。发行国债,协调金融资金支持畜牧业发展,采取“聚集项目、捆绑资金、集中投向”的方式,积极支持养殖场建设、优势畜产品板块基地和饲养加工龙头企业建设,推进畜牧业全产业链经营。优化发展环境,增强服务意识,全方位、多渠道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发展畜牧业,支持企业(养殖户)租赁和审批非农田保护区的土地用于发展规模养殖业。 (八)完善防控体系,实现健康发展。认真落实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措施,确保畜牧业健康稳定发展。一是健全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机制。完善应急预案,落实防疫责任制,强化各项防控措施,实现依法防控、科学防控。二是完善冷链体系。加大冷链体系投入,确保县有冷库冷藏车,乡镇有小冷库、低温冰柜,防疫员人人有保温盒,确保防疫物资安全有效。三是强化动物免疫。按照“县不漏乡(镇)、乡(镇)不漏村(社区)、村(社区)不漏社、社不漏户、户不漏畜、畜不漏针、针不漏药、药不失效”的八不要求,全面提高免疫密度、免疫质量和免疫效果。四是加强动物疫情监测。建立县、乡、村、村民小组动物疫情测报网络,完善重大动物疫情报告制度,提高动物疫情预测预报能力。五是健全动物疫病和产品安全追溯体系。建立健全畜禽养殖备案登记制度,加强规模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管理,建立引种、饲料、兽药、防疫登记档案。不断完善动物疫病和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六是果断处置动物疫情。一旦发生动物疫情,严格按照应急预案要求,果断予以处置,保障公共卫生安全。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措施,确保动物发病死亡率降低到最低程度,保障畜牧业健康稳定发展。 (九)强化执法监督,保障产品安全。切实贯彻执行《畜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兽药管理条例》《饲料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强化行业管理,严格执法监督,保障动物产品安全。一是强化动物检疫。切实抓好动物产地、运输、屠宰检疫,严禁病害动物产品进入市场。二是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对生产、加工、经营动物产品的各个环节实行严格监管,严肃查处违法经营行为,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安全。三是狠抓兽药饲料管理。对生产、销售、使用兽药、饲料各个环节实行严格的监管,严禁使用瘦肉精、苏丹红、三聚氰胺等有害、有毒兽药饲料,严格控制药物残留超标。四是实行市场准入制度。凡进入我县的动物产品、兽药、饲料均实行登记备案,建立备案追溯制度,严禁病害动物产品和伪劣兽药、饲料进入我县。通过严格的监管措施,确保进出我县的动物产品绝对安全,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十)强化联农带农,推动乡村振兴。打造以合作社养殖为基础、标准化规模生产为重点、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为支撑的种养加产供销一体化联农带农机制的绿色畜牧业发展新格局,推动绿色畜牧业集群化产业化发展,助推乡村全面振兴。引导鼓励龙头企业与养殖合作社建立更加紧密的利益联结关系;扶持养殖合作社完善社会化服务功能,提高养殖合作社组织化程度;鼓励龙头企业与养殖户签订合作协议,形成带动链条,将龙头企业享受的扶持政策与带动下游养殖户的数量与质量挂钩。 |
|||||||||||||||||||||||||||||||||||||||||||||||||||||||||||||||||||||||||||||||||||||||||||||||||||||||||
【关闭窗口】 |
主办单位:凤庆县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凤庆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备案序号:滇ICP备200013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