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庆县人民政府
无障碍浏览长者模式

返回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政策文件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依申请公开

凤庆县2024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书面)


来源:凤庆县财政局  作者:凤庆县财政局  时间:2025-03-03  点击率:打印 】【 关闭

监督索引号53092100800010000

凤庆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文件(19)

凤庆县2024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书面)

——在2025年2月18日凤庆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

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凤庆县财政局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现将凤庆县2024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提请大会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4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24年,面对严峻复杂局面和困难挑战,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县人大和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和给沧源佤族自治县边境村老支书们的重要回信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决策部署和县委的工作要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迎难而上、积极作为,不断完善财政预算管理体系,加强财政资金资源统筹,全力以赴稳经济、促发展、惠民生、防风险、推改革,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全县财政预算运行总体平稳,有力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

(一)2024年预算收支完成情况

1.地方一般公共预算

2024年,全县累计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7448万元,完成年初预算67200万元的100.37%,同比增2.63%,其中:税收收入完成30764万元,完成年初预算33000万元的93.22%,同比增1.27%;非税收入完成36684万元,完成年初预算34200万元的107.26%,同比增3.8%,非税占比54.39%。累计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37016万元,完成年初预算320000万元的105.32%,同比增7.99%。

财力平衡情况: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7448万元,上级补助收入219574万元,一般债券转贷收入20825万元,上年结余(结转)81122万元,待偿债置换一般债券上年结余2933万元,调入资金29359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7064万元,收入总计428325万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37016万元,上解支出9327万元,一般债券还本支出24653万元,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302万元,调出资金19189万元,土地指标调剂转移性支出203万元,支出总计390690万元。收支相抵,年终结转下年上级专款支出37635万元。结转资金2025年按规定用途继续安排使用。

2.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

2024年,全县累计完成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10605万元,完成调整预算23685万元的44.78%,同比增57.48%,增收的主要原因是土地出让收入同比增收1578万元、专项债务对应项目专项收入同比增收2055万元、污水处理费收入同比增收250万元。全县累计完成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36944万元,完成调整预算37027万元的99.78%,同比减47.33%,减支的主要原因是专项债券支出同比减支30000万元。

财力平衡情况: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0605万元,上级补助专款收入7499万元,上年结余(结转)3579万元,专项债券转贷收入102130万元,调入资金19189万元,收入总计143002万元。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36944万元,上解支出522万元,调出资金10170万元,专项债券还本支出88630万元,支出总计136266万元。收支相抵,年终结余(结转)6736万元。结转的资金2025年按规定用途继续安排使用。

3.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2024年,全县累计完成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128454万元,完成年初预算138764万元的92.57%,同比增9.25%。全县累计完成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160690万元,完成年初预算139607万元的115.1%,同比增19.71%。

财力平衡情况: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128454万元,上年年末滚存结余57602万元,全县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160690万元。收支相抵,本年收支结余减少32236万元,年末滚存结余25366万元。

4.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2024年,全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上级补助收入8万元,完成调整预算8万元的100%,同比减46.67%。全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8万元,完成调整预算8万元的100%,同比减46.67%。减收、减支的主要原因是上年结转收入同比减少7万元。

财力平衡情况: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8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8万元。收支相抵,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平衡。

(二)“三保”预算执行及政府债务情况

1.“三保”预算执行情况

2024年“三保”支出171590万元,其中:保工资119716万元、保基本民生47449万元、保运转4425万元。基层“三保”责任有效落实,全年未发生“三保”风险事件。

2.政府债务情况

2024年末,全县政府债务余额503414万元,较上年444409万元增加59005万元。变动主要原因为:一是获得新增一般债券1000万元、新增专项债券10000万元、置换存量隐性债务再融资债券54400万元,通过再融资债券偿还到期债券本金57555万元;二是通过县级财力偿还债务本金6395万元,通过再融资债券偿还债务本金57555万元。

(三)2024年财政工作主要成效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振奋精神、攻坚克难,财政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1.挖潜力增动能,经济运行平稳增长。牢固树立全县“一盘棋”理念,强化收入形势研判,加强关键领域、重点行业、重要市场主体的监测分析,全力以赴稳增长、促增收,厚植财力基础。一是依法依规加强税收征管。做好税收收入预测,强化税收征管应收尽收,颗粒归仓。实现糖业产业351万元、茶产业1203万元、烟草制品批发10190万元、水泥制造业835万元、房地产业2317万元、金融业1122万元、电力业7096万元、建筑业2462万元。二是盘活国有资源资产。实现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20708万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6329万元。华能松山、后箐,大唐桃花、勐佑,绿能雪山等11个装机103万千瓦新能源光伏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实现资源有偿使用费收入4930万元。

2.提服务促效率,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一是简化审批流程,提高服务效能,缩短资金拨付周期,充分发挥减税降费和助企纾困政策效应,切实降低企业税负。二是刺激全县经济规模不断增加,全年落实减税降费38282户次、减免金额19432万元,减免政策落实到位,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三是政银企联席会议制度有效落实。截至2024年末,累计召开10轮次政银企联席会议,现场签约项目89个、协议贷款538200万元,目前已审批项目79个、审批金额337000万元,已放贷项目79个、投放贷款242900万元。

3.优支出拓质效,民生底线兜牢筑实。优化支出结构,兜实民生底线。一是聚焦优先保障“三保”支出原则,及时足额落实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支出、机构运转支出、教育医疗养老文化等基本民生支出,安排教育、社会保障、卫生健康、城乡社区、农林水、交通运输、自然资源海洋气象、住房保障等重点民生支出289017万元,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37016万元的86%。二是聚焦居民就业,安排就业补助支出2042万元,支持扩大就业规模,持续优化就业结构,稳步提升就业质量,加大援企稳岗、创业担保贷款等政策支持力度,安排贴息资金671万元,鼓励创业带动就业。

4.勤争取强保障,经济社会协同发展。加大向上争取,强化重大项目重点工作资金投入保障。一是积极向上争取支持。全力保障道路交通、乡村振兴、城市设施等重大项目支出,全年争取到上级各类项目资金支持353262万元。二是持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保持衔接资金投入力度不减,全年安排推进乡村振兴衔接补助资金18592万元、安排上海援滇项目资金3399万元,有力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三是城乡生态环境逐步改善。安排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资金5095万元,美丽乡村建设提档升级,城乡环境持续改善。四是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兑付中央耕地地力保护补贴4651万元、农机购置补贴181万元、粮食风险基金153万元。

5.守底线重统筹,地方债务风险有效化解。吃透政策强争取,盘活资源增财力。一是积极争取政府债券资金54400万元,置换存量隐性债务。二是盘活资源资产6440万元偿还债务,有效缓解全县财政偿债支出压力。三是守牢底线防风险,2024年化解政府债务158096万元,其中:偿还政府债券本息78613万元、偿还市级分担高速公路专项债券本息8286万元、偿还融资平台公司本息15604万元、化解隐性债务55593万元。清理消化历年暂付款17727万元。全县政府债务余额控制在限额范围内,债务风险总体可控。

6.深改革强绩效,预算管理更加完整。狠抓改革执行管理和财政监督管理工作。一是持续推动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从预算编制到预算执行、绩效评价、资产管理和单位核算等工作,做到全过程数据互联互通,预算管理更加全面完整,预算执行更加精准规范。二是强化预算绩效管理。坚持“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低效必压减、有效多安排”的原则,依托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实行全覆盖、全面开展预算单位项目目标申报、绩效监控、项目自评及部门整体支出自评工作,加强重点绩效评价工作,有力推进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编制、资金分配相挂钩。三是深化政府采购管理。强化电子平台应用,推进电子化全覆盖,优化采购支付环节流程,规范履约验收流程,推动远程异地评标服务更加灵活实施。四是扎实推进财会监督。围绕积极的财政政策“提质增效”,进一步严肃财经纪律;围绕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加强会计信息质量检查,依法依规及时进行监督处置。

各位代表,总的来看,2024年预算执行情况较好,财政改革发展工作取得新的进展,为我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县委、县政府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加强审查监督、县政协积极建言献策的结果,是全县各级各部门共同努力的结果。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预算执行和财政工作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乏力,地方财政运行紧平衡。二是预算管理环节薄弱,支出标准体系不健全。三是预算编制精细化不够,预算执行约束不严格。四是绩效管理质量不高,资金使用效益有待提升。对于以上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认真听取各位代表和列席人员意见,采取有效措施并逐一加以解决。

二、2025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

2025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是推进“3815”战略发展目标“三年上台阶”的实现之年和系列三年行动的决战决胜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开篇布局之年,做好财政工作意义重大。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好中央、省委、市委、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全国财政工作会议精神。准确把握总体要求,政策取向和重点任务,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强财政资源统筹,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落实好减税降费政策,切实增强经济活力。持续深化零基预算改革,坚持党政机关“过紧日子”,优化支出结构,压减非刚性、非重点支出,兜牢兜实基层“三保”底线,推进财政支出标准化,强化绩效管理,提高财政资金绩效,加快建立现代财税体制。严肃财经纪律,有效防范化解财政运行风险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更好统筹稳增长、增动能、防风险、守底线、惠民生。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切实推动财政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围绕县委2025年发展目标体系,提出2025年全县收支预算安排建议。

(一)2025年全县收支预算安排建议

1.地方一般公共预算

全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8100万元,同比增1%。其中:税收收入34500万元,同比增12.14%;非税收入33600万元,同比减8.4%(主要是水资源费改为水资源税)。非税占比49.34%。全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40400万元,同比增1%。

县级地方可用财力情况:县级地方可用财力安排支出224034万元,较2024年预算245811万元减少21778万元,同比减8.86%。主要原因:一是工资、定额公用经费等经常性支出170729万元,较2024年预算163265万元增7464万元,同比增4.57%。二是专项性支出30434万元。主要是民生、部分运转和政府债务还本付息等支出,较2024年预算38145万元减7711万元,同比减20.21%。三是上解支出10000万元,与2024年预算持平。四是预备费3500万元,较2024年预算3200万元增300万元,同比增9.38%。五是地方政府一般债券还本支出3666万元,较2024年预算1895万元增1771万元,同比增93.46%。六是调出资金5705万元,较2024年预算29306万元减23601万元,同比减80.53%,为实现全年财政收支预算平衡进行了调整。

收支平衡情况: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810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235405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券转贷收入24438万元,调入资金18329万元,上年结余(结转)37635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302万元,收入总计384209万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40400万元,上解支出10000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券还本支出28104万元,调出资金5705万元,支出合计384209万元。收支相抵,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

2.政府性基金预算

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25215万元,同比增137.77%,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预计增加。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23024万元,扣除新增专项债券支出后同比增21.54%,增支的主要原因是专项债券偿还本息增长。

收支平衡情况: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25215万元,上级补助收入6000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转贷收入15400万元,上年结余(结转)6736万元,调入资金5705万元,收入总计59056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23024万元,调出资金18329万元,上解支出703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还本支出17000万元,支出总计59056万元。收支相抵,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平衡。

3.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全县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150811万元,同比增17.4%。全县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149466万元,同比减7%。

收支平衡情况: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150811万元,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149466万元。收支相抵,本年社会保险基金收支结余1345万元,年末滚存结余26711万元。

4.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全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上级补助收入8万元。全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8万元。

收支平衡情况: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8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8万元。收支相抵,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平衡。

(二)“三保”预算及政府债务到期情况

1.“三保”预算情况

按定额保障范围和标准测算,2025年,全县“三保”预算安排190815万元,其中:“保工资”支出132818万元,“保基本民生”支出53137万元,“保运转”支出4860万元。

2.政府债务到期情况

2025年,全县政府债券到期本息68725万元,其中:一般债券34260万元(本金28104万元、利息6165万元),专项债券25898万元(本金17000万元、利息8898万元),市级分担高速公路本息8567万元(本金881万元、利息7686万元)。

(三)2025年主要工作任务

2025年,我们将抓紧抓牢国家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持续用力,更加给力,打好政策“组合拳”机遇。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快建设量质并举链式发展的产业体系、加快建设完整协调结构优化的内需体系、加快建设包容集约服务高效的开放体系、加快建设科技驱动向“智”而行的创新体系、加快建设宜居宜业融合互促的城乡体系、加快建设公平普惠可感可及的民生体系、加快建设共治共享秩序井然的治理体系的决策部署。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强化财政资源和预算统筹,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强财政科学管理,防范化解风险,严肃财经纪律,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政策效能,积极争取中央系列增量政策落地凤庆,促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为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提供有力保障。具体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坚持扩量与提质并举,以更大力度扩财源。坚持把财源建设作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号工程”,高位推动抓具体、细落实,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完善产业链条。服务保障产业要素,优化配置,提升产业的整体性、链条的系统性、环节的协同性。年内着力抓好电力、烤烟、核桃、茶叶、建筑业、矿业等骨干产业发展。加大力度培植新税源,充分利用好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加大重点产业的扶持力度,以产业发展带动财源建设。加强税费征管,坚持关口前移,认真梳理原有固定税源,深挖潜在税源。二是培育绿能产业。积极融入临沧市总体规划,精准实施,继续推进松山、后箐、河边寨等光伏发电项目实施,全面启动腰街、凤山、万峰、大树四个茶光互补光伏公共资源有偿使用项目尽快落地成效。协助统筹好、谋划好耕地指标出让等工作,增加可用非税收入。三是壮大营林产业。把“林业+”作为拓展发展空间、增加农民收入、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抓手,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四是推进政银企合作。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作用,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内在动力,进一步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提振社会资本参与全县经济建设的信心。五是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增强申报项目的针对性和精准度,做到“策划项目准、申报项目快、储备项目多”,全年计划向上争取资金360000万元,增幅2%。

2.坚持锻长板与补短板并举,以更高站位保重点。持续加压奋进,不断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一是由点及面推进乡村振兴。把衔接推进乡村振兴、东西部协作等可利用资源效益最大化,在落实保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开展垃圾源头减量、农村卫生厕所改造等方面持续着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二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大对市场主体的培育服务力度,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充分激发经营主体活力,支持企业降低成本增加效益。三是持续改善生态环境。继续统筹资金力量解决百姓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推进绿美凤庆建设。

3.坚持巩固与提升并举,以更实举措惠民生。优化支出结构,强化精准投放,2025年计划安排289000万元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在高质量发展中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不断推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取得新进展。一是着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突出“五育”并举,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全面改善办学条件,持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推进城乡教育均衡一体化发展。二是全力提升医疗保障水平。突出“六项保障”,不断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推动基本医疗保险和商业补充医疗保险融合发展,推动形成“保基本、全覆盖、兜底线、可持续”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三是筑牢筑实“养老育小”幸福保障。突出“五个方面、四个着力、三个解决”,更加重视“养老育小”幸福保障。深化精准救助,织密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网,通过争取政策扶持、投资支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养老、育幼美好生活的期盼,为“一老一幼”的幸福生活奠定更加坚实基础。

4.坚持加力与增效并举,以更优管理强绩效。以落实适度加力、提质增效的积极财政政策为主线,将各类型、各条线、各时期的财政性资金统筹用好、用早、用巧,全面发挥财政政策效能。一是管好用好地方政府债券。加强新增债券项目储备,加快新增债券实际支出,对债券资金支出使用实行穿透式、全过程监控管理,提升债券资金绩效。二是强化“三公”经费预算管理。切实落实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要求,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开支,把牢资产配置、政府采购等关口,建立节约型财政保障机制。三是拧紧资金管理阀门。减少非刚性、非重点、非急需项目支出,削减或取消低效、无效资金,坚持“小钱小气、大钱大方”。四是扎实抓好项目谋划储备。深入研究中央政策和省市相关部署要求,高效谋划储备项目,筑牢高质量发展“压舱石”,把更多利好政策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真金白银。严格执行经本级人大批准的预算,严控预算调整调剂,全面推进预算支出进度与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双监控”。

5.坚持防范与治理并举,以更严标准防风险。强化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一是筑牢资金安全“防火墙”。进一步增强财政可持续性和财政韧性,推动财政发展和财政安全动态平衡、相得益彰。二是牢守债务风险“三扇门”。坚持“疏前门、开中门、堵后门、化存量、控增量”的思路,有效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严禁在法定限额外违法违规或变相举债,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三是兜牢兜实“三保”“最底线”。确保“三保”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优先顺序,将“三保”支出足额纳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强化“三保”责任意识,加强日常监控。

6.坚持改革与转型并举,以更优机制激活力。深化国企改革,引导国有企业向新能源、民生等公益性强、政策性强、收益稳定的板块发展,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一是深入实施国企改革提升行动。落实《凤庆县县属国有企业改革重组实施方案》,纵深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按照“成长型、过渡型、融资型”进行系统性重塑,把经营性好的企业及优良资产系统重组,把融资类企业及不良资产精准剥离,分两年时间实现融资类平台清零。围绕“瘦身、降本、增效”,全力推动国有企业实体化经营。指导企业进一步构建严在经常、重在关键的企业内部控制和评价建设体系,健全县属国有企业责任追究工作体系,强化企业“三重一大”决策运行、大额资金动态监测、财务监管、产权管理、投资管理和违规经营责任追究等领域重点监管,提升专业化监管水平。二是持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零基预算改革,构建“该保必保、应保必保、应省尽省、讲求绩效”的资金管理体制,进一步提升财政支出质效。开展资产清查行动,逐步摸清资产现状和数量,形成全面、精准、完备的资产台账。积极应对财政运行中的多重矛盾,下大力气解决好拖欠挪用专项资金、暂付款和结转资金过大、预算约束不力等问题。

7.坚持监督与执行并举,以更高要求守纪律。推进财政科学管理,进一步提升财政治理效能。一是形成全程监管闭环。有效嵌入财政主体业务,拉长监管链条,进一步建立健全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管体系,形成权责明确、有效制衡、齐抓共管的监管格局。二是提升资金使用效益。以加快预算执行、清理盘活存量资金为抓手,倒逼项目建设推进,以效益为终极目标强化财政财务监管。三是强化内部控制管理。进一步健全完善财务内控管理,强化内控制度可行性、实用性论证,严肃财经法纪,形成用制度规范理财行为和制约监督权力运行的有效机制。四是加强财会监督检查。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等法律法规,扎实做好财税法规和政策执行、预算管理监督工作,落实部门和单位财务管理主体责任,强化部门对所属单位预算执行的监控管理职责,推进全县会计管理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五是持续抓实问题整改。不折不扣抓实审计和检查发现问题的有效整改,全面推进财政财务基础工作规范化。六是强化监督结果运用。对监督发现的问题,严格依法依规依纪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责任,加大处理结果公开力度。

各位代表,2025年财政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将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自觉接受人大监督,虚心听取政协意见和建议,以更加坚定的信心和决心、更加强烈的责任担当、更加过硬的能力作风,努力开创财政工作新局面,为谱写高质量发展的凤庆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名词解释

“三保”: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

可用财力:指地方政府在一定时期内用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支配财政资金,由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扣除调出、上解、债务收入后的各项收入组成。

预备费: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规定,各级财政可按照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额的百分之一至百分之三设置预备费。2025年,县级安排预备费3500万元,用于预算执行中的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处置增加的支出及其他难以预见的开支。

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规定,各级财政可设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用于弥补以后年度预算资金的不足。一般公共预算的结余资金,应当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编制一般公共预算时,可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实现预算平衡。

政府债券:指经国务院批准同意,以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政府为发行和偿还主体,由地方政府财政部门发行并办理还本付息和支付发行费的政府债券。

监督索引号53092100800010111

附件:凤庆县2025年政府预算公开


  
附件【附件:凤庆县2025年政府预算公开.xlsx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