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庆县人民政府
无障碍浏览长者模式

返回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政策文件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依申请公开

凤庆县中医医院2018年度部门决算公开


来源:  作者:卫生健康局  时间:2019-09-16  点击率:打印 】【 关闭

  凤庆县中医医院2018年度部门决算公开情况说明

  目    录

  第一部分  凤庆县中医医院概况

  一、主要职能

  二、部门基本情况

  第二部分  2018年度部门决算表

  一、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二、收入决算表

  三、支出决算表

  四、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五、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表

  七、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八、财政专户管理资金收入支出决算表

  九、“三公”经费、行政参公单位机关运行经费情况表

  第三部分  2018年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一、收入决算情况说明

  二、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三、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四、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五、政府性基金财政拨款收支决算情况说明

  六、财政专户管理资金财政拨款收支决算情况说明

  七、其他重要事项及相关口径情况说明

  第四部分  名词解释

  第一部分  凤庆县中医医院概况

  一、主要职能

  (一)主要职能

  1.承担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医疗与护理保健服务,运用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技术防治疾病、保健、康复职责。

  2.贯彻落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西医并重方针和国家中医药法律法规,执行中医药政策。

  3.确保全县人民中西医疗健康需求,建立与地方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中西医结合医疗环境。

  4.承担全市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带教、继续教育职责。

  5.承担基层医疗单位中医药工作指导职责。

  (二)2018年度重点工作任务介绍

  1.致力医疗质量,综合实力更强。

  ①加强医疗管理,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一是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医疗质量管理是医院管理的核心,提高医疗质量是医院发展的根本。我院严把医疗质量关,落实十八项核心制度,规范诊疗行为,注重环节质量控制,坚持临时检查与月、季、年质控相结合,严把环节质量关,确保终末质量关。年内无较大责任医疗事故案件发生。二是加强学科建设。为了到院患者得到精细化检查和诊治,新设风湿糖尿病科、心肺病病科,儿科住院部。检验科下设微生物实验室、储血点并通过市级验收;与云南省中医医疗集团病理诊断中心签订基层医院对口帮扶协议;与云南省中医医疗集团签订特色重点专科(专病)建设协议。三是加强新技术、新项目开展。骨伤科新开展三氧自体血治疗、冲击波疼痛治疗;检验科开展化学发光项目,微生物培养与鉴定项目;脾胃病科开展内镜下结肠息肉切除术;功能科开展阴道B超检查项目;肛肠科开展皮瓣移植术;妇产科开展醋酸白试验,运用浮针技术治疗盆底疾病。四是加强医院处方点评,规范“毒精麻”药品管理。规范处方、病历点评工作,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完善处方点评制度、规范了“毒精麻”药品的使用和开具流程。五是加大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力度。为提高卫生资源利用效率,控制和降低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医药费用,减轻患者负担。今年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病种 43 种,比上年增加8个病种。完成临床路径5616 例,完成临床路径管理的病例数达到出院病例数的45.7 %。六是加强传染病管理工作。严格按照《传染病信息报告和管理规范》《全国传染病信息报告工作技术指南》开展疫情报告工作,年内无瞒报、漏报情况发生。七是加大分级诊疗工作力度。为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进一步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一是区域医疗资源共享与县人民医院检查结果互认。二是提供县域内中医药诊疗服务。三是建立双向转诊机制,合理转诊。完成乡镇卫生院转入185人次,我院下转患者71人次,转上级412人次。逐步建立规范的“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医疗服务模式。八是加强病案管理工作。完成病案室的搬迁工作,做到整理规范,完善病历管理制度,做到病历借、阅有记录。对质控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到科室进行整改,提高了病历质量水平,甲级病历达96%,无丙级病历。九是加强出院出院患者随访制度。为了将医疗服务延伸至院后,使住院患者得到科学、专业、便捷的院外康复和继续治疗服务,规范了随访服务流程;出院患者随访率达80.35%。十是加强医务人员注册及定期考核工作。年内100%完成院内医师、护士电子化注册工作;第三周期医师定期考核业务水平测试工作共计47人,通过考试均合格。

  ②加强药事管理,保障用药安全。一是加强药事管理、严格督查考核。调整充实药事管理组织,负责对临床使用药品进行采购、监督、评价和指导工作,年内药事专项督查12次,加强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监测统计12次,药品采购入库总额1535.3万元,每月对供货企业配送情况考核,保证患者安全。二是执行“两票制”、保证用药安全。为更好地推进医院药品采购“两票制”工作,以完善药品集中采购为基准,以推行“两票制”为抓手,不断深化药品流通领域改革,按程序从十家供货企业中遴选两家供药,降低药品价格,减轻老百姓负担,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三是加强中药饮片管理、超额完成不良反应上报。加强中药饮片的采购、验收、养护、储存管理工作,保障临床用药安全,年内使用的中药颗粒方便患者,深受欢迎。加强药品不良反应上报64例,完成任务106%。四是加强培训宣传、提升综合素质。对药剂人员定期进行业务培训、学习,积极参加院内外组织的各种学术讲座,不断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年内科室完成业务培训2次,指导乡镇卫生院药事管理10次,年内完成药讯报道4期,完成处方集编写1本。

  ③加强护理管理、中医特色更浓。一是实行一体化垂直管理模式,开辟护理管理新篇章。2018年医院探索实行护理一体化垂直管理模式,护理部成立一体化管理办公室,对医院(包括托管医院)所有护理人、财、物实行统一调配、统一管理;健全护理双二级质量管理体系,(护理一体化—科室、护士长—科室质控)将质量检查结果直接纳入科室绩效核算。根据各科室护理单元的患者数量增减、护理工作量、护理难易程度等综合考量,对科室护理人员进行实时调配、并对其工作量量化考核,月底统一量化;杜绝先前那种住院患者多少一个样,护理难、易程度一个样,统一由科室收治患者来考量护理工作等工作不均,等、靠、望等状况;体现了医院整体护理的大局意识,护理工作由被动转变为主动,充分发挥每一个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以提高医院整体护理质量。对托管医院的护理人员实行上下柔性流动机制,根据每个乡镇卫生院的业务特点采取下派专家专业带教、指导、培养,或新开展业务需要柔性流动相应护理人员到院本部进修学习、考核。达到上下护理服务一条龙,护理人员一条心,服务质量一个样的目的。二是根据中医医院行业特点,充分发挥中医特色。开展护理中医技术艾灸、耳穴压豆、中药涂擦、中药直肠滴入、火针、穴位按摩、穴位贴敷等13项技术。住院患者根据各自病情特点均能享受到适宜中医特色护理服务。积极开展辨证施护和中医特色护理,整理中医护理常规74个,中医护理方案22个,中医特色健康教育处方37种,完成中医护理病历54份。全年护理一体化组织护理质量查房12次;护理行政查房32次;召开护士长会议18次,保证各项护理工作落实;并定期进行培训考核,定期督查落实情况。全年服务住院病人12311人次;门诊人次10027人。 静脉输液90587人次,小儿头皮静脉输液9142人次。全年无护理事故,全年中医治疗量达16万余次。

  2.致力人才队伍建设,人才梯队建设更完善。

  ①借助上级医院的对口支援,通过送出去、请进来等多种途径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加大临床医技人员进修力度,科室外出进修学习常态化,选派外出进修27人,外出短期培训148人。

  ②完善并落实专业人才引进和管理措施,加大对中医药技术人才的引进、招聘和培养力度,积极引进高学历人才,年内引进应届本科生9人,培养院内名中医3人,开展中医县乡村人才培养,加大卫生人才横向、纵向流动,逐步形成老中青结构合理、专业学历职称技术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

  ③加强“三基三严”培训,按照制定的业务学习和教育培训计划,定期组织院内各种专业知识培训,重点加强对中医基础知识的培训力度,开展县乡村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培训230人,扎实做好师承工作,已开展两批师带徒工作,完成跟师学习16人,打造出一支爱中医、学中医,用中医的人才队伍。

  ④重视人才培养,鼓励自学,在全院干部职工中倡导“终身学习”理念。目前,全院提高原有学历人员11人,提高原有职称人员4人,通过执业医师资格考试10人,完成继续教育学分申报66人。

  3.致力发挥中医药特色,为民服务更好。

  ①营造中医药浓厚氛围。建设县乡村中医文化长廊,利用大厅、候诊区、诊室等区域,悬挂古代医家画像、中国书法和装裱的古医训、古医德字画,引入传统古典的装饰风格,把公共区域建设成展示中医药文化的一道亮丽窗口。着力打造中医药品牌,大力推广使用中医药经典处方、经验处方,学中医、论中医、用中医蔚然成风。

  ②建强“治未病”特色专科。建有中医特色的一级治未病科,有32名技师、48张治疗床,设有中医评估室、健康咨询室、食疗区、背疗区、罐疗区、足底反射治疗区等,开展特色食疗、附子饼灸、火龙灸、药物走罐、全息刮痧疗法、穴位埋线等中医特色疗法,为群众提供科学合理健康干预。新增刺络放血、穴位埋线、盆底康复治疗、小儿推拿、催乳、足底反射治疗、经络检测等44项技术操作,完成中医非药物治疗18807人次,进行中医体检人次达1452人次,为高血压、糖尿病、乳腺小叶增生、产后等人群制定中医治未病服务技术方案,开展食疗、音疗等健康干预。

  ③强化以强带弱、辐射带动。指导全县13个乡镇卫生院设立中医馆,规范中医诊室、中药房,配备中医药饮片、设备、辅助设施,开展中药汤剂、针灸、推拿、拔罐、刮痧、贴敷、中药熏蒸等8类及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使用中药饮片品种300余种。全县80%以上村卫生室能开展5类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部分村卫生室能使用中药饮片品种200余种,县乡村全面形成“能西会中”新局面,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④加强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开创中医药服务新天地。建成集传承、体验为一体的中草药示范基地8亩,由科室医务人员认领、种植、管理相应地块,共种植200余个品种,种植中草药200多个品种,目前20多个品种长势喜人,基地以太极图为标识,每个品种标识二维码,通过扫码了解中草药功效,性能,从而达到识药、辨药、用药的教学目的。

  ⑤强化中医药治疗艾滋病试点项目工作。PITC检测完成25360例,累计收治215例艾滋病患者,脱失35例,死亡13例,在治167例,省级任务数为110例,完成率152.4%。完成了常规检测167人次,完成率100%,CD4细胞检测167人次,完成率100%,服药率达83.26%,治疗保有率98.6%,随访率达到90%以上。

  3.致力医改工作,改革成效更明显。

  ①严格执行药品零差率销售。2018年药品收入1280.67万元,取消药品加成让利患者128.07万元,让患者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②落实政府投入责任。拨入医改经费13.2万元、拨入人员经费1381.8万元;通过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及合理用药,严格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

  ③落执行医保政策。2018年城镇职工医保门诊服务人次8022人,总费用128.78万元,统筹支付8.95万元;住院服务人次751人,总费用300.84万元, 统筹支付241.38万元,住院次均费用4005.87元,医保外自费1.06% 。城乡居民医保:门诊服务人次32151人,总费用550.11万元,统筹支付223.95万元;住院服务人次10640人,总费用4012.88万元,统筹支付2741.20万元,住院次均费用3771.5元,医保外自费0.5%。

  ④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引导合理有序就医。医院为强化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以医共体建设、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立足点,逐步建立规范的“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医疗服务模式,形成科学有序的就医格局,切实降低群众的看病就医困难及医药费用负担。2018年乡镇卫生院转入我院185人次,我院下转患者71人次,我院上转患者338人次。

  ⑤大力改善医疗服务,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推进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制度。实现医学检验、医学影像、病理等专业医疗质量控制全覆盖。与凤庆县人民医院检查检验结果实行互认,与医共体内四家卫生院实现医学影像、医学检验等资料和信息共享,实行检查检验结果互认。规范预约诊疗制度。住院患者医技检查分时段预约,生化检查预约在上午11点前检查。通过电话、网站、微信平台进行预留号源,充实预约服务内容,对于预约患者和预约转诊患者实行优先就诊、优先检查、优先住院。对出院患者进行电话随访。为推进医院服务,将院内服务向院外服务延伸,2018年共随访8813人,随访率80.4%。

  ⑥强化重点专科建设。巩固发展省级重点专科,加强针灸科、骨伤科向省级重点专科迈进,与上级医院建立对口帮扶协作关系,分别与省中医医院、昆明市中医医院签订帮扶协议,肛肠科加入“云南省肛肠盆底疾病专科联盟”,被临沧市总工会授予“市级巾帼标兵岗”,主任杨金花被评为凤庆县第五届劳动模范代表。

  ⑦完善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医院建立以工作量为导向的新绩效分配方案,坚持多劳多得,突出工作量和工作质量,突出临床一线、业务骨干、管理骨干和突出贡献者原则。成立凤庆县中医医院绩效工资分配考核小组,负责开展工作量细化考核相关工作,从而调动全院职工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推动医院健康有序发展。2018年绩效工资较2017年增长11.5%。

  4.致力一体化管理,基层服务能力更强。

  ①选优配强分院领导班子。按“选能人、配强人”的原则,公开选拔凤山镇、洛党镇、腰街乡3个分院院长,小湾分院院长由县中医医院选派;分院副院长由分院院长提名报一体化管理中心考察任命;从县中医医院选派4名业务骨干分别担任分院院长助理。年底通过公开评选,优秀乡镇卫生院院长1人,优秀院长助理1人。

  ②推行人员双向柔性流动。建立和完善县乡村三级医务人员柔性流动机制,以满足基层需求为导向,提升基层人才队伍综合服务能力为目标,向分院长期、短期派驻帮扶专家  96人次,乡村两级到县中医医院进修学习88人。横向流动9人,纵向流动21人。

  ③探索村医片区管理新模式。为进一步增强村医责任心

  和工作积极性,以洛党为试点,将地理位置临近的村卫生室划为一个片区,从做好交流、抓好监督、找准不足、抓实整改四个方面着力,统一思想,不断提升村级综合服务能力。

  ④开展个性化帮扶。结合小湾、腰街分院的实际,下派急诊科骨干医师3名进行急救培训、实作演练及1名中医专家巡回坐诊帮扶。给予小湾卫生院、正义村卫生室资金帮扶10万元打造中医馆。结合洛党分院离县城距离较近,长期派驻1名副主任医师、1名口腔科医师、1名护理骨干坐诊帮扶,提供口腔科设备、手术室设备等重点加强外科、妇产科、口腔科、中医科建设;提供33.84万元打造卫生院、大兴村卫生室、厚丰村卫生室中医文化长廊、中医馆及相关硬件设施。结合凤山分院地处县城的区域特点,长期派驻1名中医专家、1名护理专家下沉帮扶,将急重患者转至中医医院,康复期患者下转至卫生院,双向转诊得以有效落实。

  ⑤强化优质资源下沉。将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依托村医月例会,组织医疗、护理、药事、感控等专家深入卫生院开展集中培训26次、带教查房18次、质量督查32次、义诊活动29场次,手术带教20次,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上级医疗专家的优质服务。

  ⑥落实制度促规范。规范医疗文书书写、药品摆放、储存养护,严格执行医疗操作规程,落实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开展处方点评、病历质量检查等帮扶,提升医务人员业务管理水平。

  ⑦提升分院基础工程。以洛党现场点为示范,结合四家分院实际,以健康扶贫为统领,以改善环境卫生为抓手,统一推进美化、亮化、绿化工程;统一分院科室设置,强化流程再造,对化验室、放射科进行改造,规范急救室、配液室、中医治疗室、病房以及输液大厅,统一标识标牌,做到标识醒目、流程规范、分区合理。

  ⑧推动“基本医疗+基本公卫+健康扶贫”夯实医防融合基础。由1名分管领导挂钩分院,以乡镇卫生院等级评审为契机,与健康扶贫工作有机结合,选派人员108人次支援分院;建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联动机制,强化疾控、妇幼和卫生监督等公共卫生指导机构融入一体化联动管理考核,推动基本医疗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深度融合,促进分院各项工作持续提升。

  ⑨管理改革工作推进会在凤庆顺利召开。9月28日,临沧市县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医共体)管理工作现场推进会在凤庆召开。会后,来自八县(区)卫计系统的220余人参会人员分2组统一乘车,先后前往凤庆县中医医院、洛党镇卫生院、大兴村卫生室现场参观,现场会后有多家卫生院到洛党卫生院交流学习,到治未病科学习 10余人。

  ⑩通过有效帮扶,四家卫生院实现了“两增一降两提升”目标。“两增”:2018年四家卫生院中医药收入中医药服务收入同比增长124.7%;三家卫生院(凤山除外)同比增长36.2%.“一降”:四家卫生院药占比较2017年同期下降10.1%。“两提升”:2016年、2017年洛党卫生院公共卫生县级考核连续两年排名第一。2018年第三季度公共卫生综合排名:洛党卫生院第一、凤山卫生院第三、腰街卫生院第五、小湾卫生院第六,四家卫生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较原来明显提升,使百姓享有均等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住院4410人次,同比增长178.2%;门诊人次162389人,同比增加48.9%;业务总收入1399.19万元,同比增加91.2%,患者满意度提升,让百姓切实感受改革红利。

  5.致力脱贫攻坚,人民生活更好。

  ①脱贫攻坚持续发力。医院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政治任务,投入所有人力、财力、物力、精力,紧盯目标找问题,精准施策补短板,对照指标找差距。深入开展“遍访、快补、彻改”专项行动,全面落实“六个精准”,全力打好“八大攻坚战”,压实挂包干部“六包”责任。医院挂钩2个行政村,分别为凤山镇清水河村和凤山镇大有村,其中大有村为非贫困村,挂村不挂户。先后组织52名干部帮扶清水河村建档立卡户56户,挂联非建档立卡户95户,确保每户贫困户都有干部职工结对帮扶,做到不脱贫不脱钩。计划2018年脱贫13户41人,未脱贫5户21人。为深入开展脱贫攻坚“挂包帮、转走访”工作,积极组织挂包干部进村入户走访调查、完善建档立卡资料、研究制定帮扶措施、开展中医药健康扶贫行动、及时收集村情民意等。制定年度帮扶计划1个,召开会议专题研究脱贫攻坚工作8次,领导到挂包村走访调研40人次,领导到挂钩村讲党课2次,在挂钩村召开群众会议6次,干部职工到挂包村走访调研80人次,走访建档立卡贫困户684户次,走访非建档立卡贫困户378户次,分别与村两委签订《凤山镇脱贫攻坚工作责任书》,年内向贫困村捐赠钱物等达18万元。举办“脱贫攻坚心连心”文艺晚会,宣传脱贫攻坚相关政策,激发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②健康扶贫持续推进。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健康扶贫工作部署落实到位。医院成立由院长任组长,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分别挂联1个分院的健康扶贫领导小组,出台《凤庆县中医医院贯彻落实“云南省健康扶贫30条措施”工作实施方案》(凤中医发〔2017〕90号)等系列文件,扎实推进健康扶贫工作。加强责任管理,确保健康扶贫工作人员到位。将工作力量进一步下沉,选派4名中层干部到4家分院担任组长,抽调业务骨干36人组成工作队,共计下沉41人,全面负责医院及4家分院的健康扶贫工作,实现包镇、包村、包组、包户,责任到人。加强痕迹管理,确保发现问题整改到位。通过驻村查出健康扶贫问题共计2000余条,立行整改1400余条,针对还未整改问题,各工作组进行常态化督促整改。加强宣传教育,确保扶贫政策掌握到位。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住院患者开展一站式结算服务、先诊疗后付费1950人,免收住院押金。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就诊患者免费赠送一次大健康治未病服务。为挂钩村开展送医送药送健康活动,开展以“服务百姓健康行动”为主题的义诊活动6次,形成义诊常态化。

  6.致力基础设施和硬件建设,让患者就医更舒心。

  ①医技综合楼建设项目,建设面积8942平方米,规划总投资5335万元,其中:申请中央预算内投资4268万元,地方配套1067万元),建成后病床数98张,该项目于1月12日开工建设。

  ②拟建社区康复中心(原计划生育协会),项目规划建设面积3948.84平方米,规划总投资1356万元,建成后病床数46张。现正进行可研编制、地勘、设计等前期工作,预计在2019年6月初进行开工仪式并启动建设。

  ③年内投入600多万元,通过公开招标、分散采购方式,购置生化分析仪、宫腔镜、红外热像仪、脏腑功能检测仪等20多种设备加强了医院硬件建设,为临床一线提供了强有力的诊疗保障。

  7.致力信息化建设,医院服务流程更规范。为适应医改要求,方便群众就医,医院在推进信息化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2017年8月,投入使用云南汇众信息网络集成有限公司开发的医院系统,从功能上,信息系统主要由四大块组成:HIS系统(医院管理系统)、LIS系统(检验管理系统)、电子病历、叫号系统。以结构化电子病历系统为主线覆盖门诊、住院电子病历,打破传统的病历书写模式及信息查阅繁琐、共享不便的难题,提高病历书写效率、规范医疗文书书写。积极探索远程医疗建设,为托管四个分院配置视频会议系统,通过系统同步召开院周会,开展远程会诊、远程指导工作,实现医共体内信息互联互通。

  二、部门基本情况

  凤庆县中医医院成立于1998年,是全县中医医疗、预防、保健的技术指导机构,是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建设单位,2013年被评定为二级甲等中医医院。医院占地面积14.4亩,门诊楼2381.5平方米,住院综合楼10728平方米,食堂楼1514.21平方米,编制床位150张。现有领导班子成员5人,其中院长1人,支部书记1人,副院长3人。在编职工108人,聘用职工143人,共计251人。专业技术人员209 人,其中:副高级职称10人,中级职称14人,初级职称185人。设有心肺病科、骨伤科、妇产科、针灸科、院办等23个部门科室,其中市级重点专科3个,分别是肛肠科、骨伤科、针灸科。肛肠科正在积极创建省级重点专科。2009年至2015年先后托管凤庆县凤山镇卫生院、凤庆县洛党镇卫生院、凤庆县小湾镇中心卫生院和凤庆县腰街彝族乡乡卫生院。

  (一)部门决算单位构成

  本单位是凤庆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下辖二级独立核算单位,属财政差额拨款事业单位。

  (二)部门人员和车辆的编制及实有情况

  凤庆县中医医院2018年度末实有人员编制 88人。其中:行政编制0人(含行政工勤编制0人),事业编制 88人(含参公管理事业编制0人);在职在编实有行政人员0人(含行政工勤人员0人),在职在编事业人员108人(含参公管理事业人员0人)。

  (三)部门人员和车辆的编制及实有情况

  离退休人员8人。其中:离休0人,退休8人。

  实有车辆编制 1 辆,在编实有车辆 2辆。

  第二部分  2018年度部门决算表

  (详见附表)

  一、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二、收入决算表

  三、支出决算表

  四、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五、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表

  七、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八、财政专户管理资金收入支出决算表

  九、“三公”经费、行政参公单位机关运行经费情况表

  第三部分 2018年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一、收入决算情况说明

  (一)2018年度年初结转和结余0元(其中:项目支出结转和结余0元);2018年度总收入72865028.13元(其中:财政拨款收入14004321.79元,上级补助收入0元,事业收入58475482.63元,其他收入385223.71元);2018年度总支出 59077740.03元(其中:基本支出 58663334.03元,项目支出414406.00元,上缴上级支出0元,经营支出0元,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0元);年末结转和结余403120.00元(其中:项目支出结转和结余0元)。

  二、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2018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年初结转和结余0元(其中: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结转结余0元);2018年度财政拨款收入14004321.79元(其中: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0元);2018年财政拨款支出13601201.79元;年末财政拨款结转和结余403120.00元(其中:项目支出结转和结余0元)。

  (一)基本支出情况

  2018年度用于保障我单位机构正常运转的日常支出58663334.03元,占总支出的99.3%;上缴上级支出、经营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共0.00元。主要原因分析:一是由于调资因素及养老保险缴费支出加大,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等人员经费支出21438219.95元,占基本支出的36.54%;办公费、印刷费、水电费、办公设备购置等日常公用经费37225114.08元,占基本支出的63.46%。

  (二)项目支出情况

  2018年度用于保障我单位完成特定的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用于专项业务工作的经费支出414406.00元,占总支出的0.7%。

  项目开支及开展情况:

  1.2100299中医(民族)医院其他公立医院支出50000.00元。

  2.2100408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支出71806.00元。

  3.2100409重大公共卫生服务支出60600.00元。

  4.2100299其他公立医院支出132000.00元。

  5.2100399其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00000.00元。

  三、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支决算情况说明

  (一)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总体情况

  凤庆县中医医院2018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13601201.79元,占本年支出合计的23.02%,增加原因本年度政策性调资。

  (二)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具体情况

  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586083.2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11.66%。主要用于事业单位离退休、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支出、财政对其他社会保险基金的补助支出。

  2.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11044755.59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81.20%。

  3.住房保障支出970363.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7.14%。

  四、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2018年凤庆县中医医院未发生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收支,故附表09表无数据。

  五、政府性基金收支决算情况说明

  2018年本单位未发生政府性基金财政收支,所以附表07表无数据。

  六、财政专户管理资金收支情况说明

  2018年本单位未发生财政专户管理资金收支,所以附表08表无数据。

  第四部分 其他重要事项及相关口径情况说明

  一、机关运行经费支出情况

  我单位属于差额拨款事业单位,不涉及行政单位和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使用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安排的基本支出中的日常公用经费支出。

  二、国有资产占用情况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凤庆县中医医院资产总额96170910.23元,其中流动资产24413113.79元,固定资产36765866.72元。与上年相比,本年资产总额增加18535212.22元,其中固定资产增加6498784.00元。

国有资产占有使用情况表

单位:元

项目

行次

资产总额

流动资产

固定资产

对外投资/有价证券

在建工程

无形资产

其他资产

小计

房屋构筑物

车辆

单价200万以上大型设备

其他固定资产

栏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合计

1

96170910.23

24413113.79

36765866.72

6916016.22

249958.00

0.00

14390649.70

0.00

48707365.96

1,574,800.00

  三、政府采购支出情况

  2018年凤庆县中医医院无政府采购支出。

  四、部门绩效自评情况

  部门绩效自评情况详见附表(附表10—附表14)。

  五、其他重要事项情况说明

  在本部门2018年的部门决算事项中无需要说明的其他重要事项。

  六、相关口径说明

  (一)基本支出中人员经费包括工资福利支出和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日常公用支出包括商品和服务支出、资本性支出等人员经费以外的支出。

  (二)机关运行经费指行政单位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使用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安排的基本支出中的日常公用经费支出。

  (三)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文件及部门预算管理有关规定,“三公”经费包括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公务接待费。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指单位工作人员公务出国(境)的国际旅费、国外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培训费、公杂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费,指单位公务用车车辆购置支出(含车辆购置税、牌照费等);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指单位按规定保留的公务用车燃料费、维修费、过桥过路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公务用车指用于履行公务的机动车辆,包括省部级干部专车、一般公务用车和执法执勤用车;公务接待费,指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费用。

  (四)“三公”经费决算数:指各部门(含下属单位)当年通过本级财政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和以前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结转结余资金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和公务接待费支出数(包括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

  第五部分  名词解释

  1.财政拨款收入:财政拨款收入是指各级人民政府对纳入预算管理的单位拨付的财政资金。

  2.其他收入:指除“财政拨款收入”“财政专户资金”“事业收入”“事业单位经营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用事业基金弥补收支差额”等以外的各项收入。

  3.年初结转结余:指以前年度尚未完成,结转到本年度按有关规定继续使用的资金。

  4.年末结转结余:指本年度或以前年度预算安排,因客观原因尚未使用的人员支出、经费支出或项目支出。

  5.基本支出:指预算单位为保障其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产生的支出,分为人员经费和日常公用经费两部分。

  6.项目支出:指在基本支出之外为完成特定行政任务和事业发展目标所发生的支出。

凤庆县中医医院2018年决算公开表.xls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