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庆县人民政府
无障碍浏览长者模式

返回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政策文件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依申请公开

凤庆县2018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9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报告(书面)


来源:凤庆县财政局  作者:财政局  时间:2019-02-01  点击率:打印 】【 关闭

监督索引号53092100800010000

目 录

第一部分 凤庆县2018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9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报告(书面)

第二部分 凤庆县2019年政府预算公开表

1-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算表

1-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算1-表

1-3 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支出表

1-4 一般公共预算本级基本支出表

1-5 凤庆县一般公共预算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预算表

1-6 凤庆县 一般公共预算专项转移支付表(分项目)

1-7 “三公”经费预算财政拨款情况统计表

1-8 凤庆县政府一般债务分地区限额表

1-9 凤庆县政府一般债务余额情况表

2-1 凤庆县政府性基金收入表

2-2 凤庆县政府性基金支出表

2-3 凤庆县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情况表

2-4 凤庆县政府性基金转移支付表

2-5 凤庆县政府专项债务分地区限额表

2-6 凤庆县政府专项债务余额情况表

3-1 凤庆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表

3-2 凤庆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表

3-3 凤庆县县本级国有资本经营支出预算表

4-1 凤庆县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预算表

4-2 凤庆县社会保险基金支出预算表

4-3 凤庆县县本级社会保险基金支出预算表

5-1 重点工作情况解释说明汇总表

凤庆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文件(十五)

凤庆县2018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9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报告(书面)

—2019年1月18日在凤庆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凤庆县财政局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现将《凤庆县2018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9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报告(书面)》提请大会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8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8年以来,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及政协的监督指导下,全县紧紧围绕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以脱贫攻坚为统领,以绩效管理为导向,以创新财源培植和征管、向上争取转移支付补助、统筹盘活各类资金、强化资产运营管理、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为着力点,严格落实“三保”责任,加大脱贫攻坚投入,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规范政府性债务管理,防范政府性债务风险,助推全县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一)财政预算收支执行情况

1.地方一般公共预算

全县累计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5,276万元,完成年初预算54,100万元的102.2%,同比增6,076万元,增幅12.3%。

全县累计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45,177万元,完成调整预算285,000万元的121.1%,同比增34,366万元,增幅11.1%。

财力平衡情况: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5,276万元,上级补助收入226,276万元,一般债券转贷收入54,982万元,上年结余(结转)5,786万元,调入资金61,864万元,收入总计404,184万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45,177万元,上解支出6,965万元,一般债券置换一般债务还本支出48,782万元,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615万元,支出总计402,539万元。收支相抵,结转下年支出上级补助专款1,645万元。

2.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

全县累计完成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6,515万元,完成调整预算13,500万元的122.3%,同比增3,149万元,增幅23.6%。

全县累计完成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21,068万元,完成调整预算19,500万元的108%,同比增16,454万元,增幅356.6%。

财力平衡情况: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6,515万元,上级补助专款收入5,669万元,上年结余(结转)199万元,专项债券转贷收入19,893万元,收入总计42,276万元。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21,068万元,调出资金15,600万元,专项债券置换专项债务还本支出3,893万元,支出总计40,561万元。收支相抵,年终结余1,715万元(净结余1,008万元、结转下年支出上级补助专款707万元)。

3.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全县累计完成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87,032万元,完成调整预算85,441万元的101.9%,同比减13,567万元,减幅13.5%。

全县累计完成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74,012万元,完成调整预算77,751万元的95.2%,同比减33,026万元,减幅30.9%。

财力平衡情况:全县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87,032万元,全县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74,012万元。收支相抵,本年收支结余13,020万元,上年滚存结余36,226万元,本年滚存结余49,246万元。

以上收支数据均为快报数,待上级财政批复凤庆县2018年财政决算后,若有变化,再专题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

(二)主要工作情况

1.财政收入取得新突破

全县齐抓共管财源建设的体制机制逐步健全,财源目标倒逼工作成效逐渐凸显,财源建设与全县全面发展的良性互动基本形成,完成全年财政收入目标任务好于预期。收入增量明显,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均实现两位数增幅。收入结构进一步优化,实现税收收入3.2亿元,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57.9%,同比提高5.5个百分点。

2.财政保障平稳有序

一是多渠道筹集资金。全年累计完成向上争取一般公共预算补助资金23.2亿元(含新增一般债券转贷资金0.62亿元)、政府性基金预算补助资金0.57亿元。全年获得政府性债务置换债券转贷资金5.3亿元、新增专项债券1.6亿元。全年获得棚户区改造项目政策性贷款2.9亿元。二是不折不扣落实“三保”责任。围绕“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原则,及时足额落实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支出、机构运转支出、医疗养老教育文化等基本民生支出及其他刚性支出,及时足额兑现各项民生政策,如: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补助每人每月提高18元,城镇低保补助每人每月提高25元,农村低保补助每人每月提高35元等。三是加大脱贫攻坚投入。进一步创新涉农资金整合,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各项工作,最大限度保障脱贫攻坚资金投入,全年累计安排危旧房改造补助资金1.6亿元、产业扶贫资金0.38亿元。

3.债务风险防控有效落实

提升债务风险意识,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凤庆县政府性债务管理委员会,印发了《凤庆县政府性债务风险应急处置预案》,落实债务风险防控举措,积极清理违规举债融资行为,将隐性债务全部纳入系统管控,规范政府性债务管理。多渠道筹措资金偿还政府性债务,完成政府性债务债券置换5.3亿元,债务风险得到有效化解。

4.财税改革与监管同步推进

深化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改革。深入推进扶贫资金绩效管理和考核。实现预决算公开及时、完整、规范、全覆盖。开展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培训2期700人次,开展财政财务基础业务培训3期270人次。委托时代会计师事务所对全县扶贫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专项检查,积极开展财政财务工作规范专项检查,组织部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赴省外高校进行会计继续教育学习等。

2018年财政运行基本平稳,财税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仍然面临不容回避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财政收入增量不足、结构不优。财源结构单一,税源基础薄弱,新植财源对财政贡献尚未完全凸显,大产业小税收问题仍然突出,可盘活运营、出让的资产不多,税费收入难以实现较大增量,财政稳增长压力较大,税收占比依然不高。二是向上争取项目补助资金乏力。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上级转移支付增量明显不足,县级项目库建设亟待加强,政策导向掌握不清、项目储备少、前期论证和申报不细不实、项目预算评审流于形式、项目绩效管理薄弱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难以实现较大增量的向上争取转移支付补助,财政支出稳增长压力较大。三是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县级财力难以足额保工资、保运转和保基本民生,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提升人居环境等重大项目建设和债务还本付息保障压力较大,防范债务风险困难。针对这些矛盾和问题,我们一定要克难攻坚,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9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

立足县级财源财力情况,根据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围绕县委十四届十二次全会提出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5%的目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落实积极财政政策,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继续打好三大攻坚战,着力激发微观主体活力,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工作,进一步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提振市场信心,激活县域经济发展动力。狠抓财政收入,优化财政支出,强化资源配置,创新资本运作。落实“三保”责任,保障脱贫攻坚和债务还本付息,提升财政保障能力。建议对2019年地方财政预算作如下安排:

(一)财政收支预算执行计划

1.地方一般公共预算

全县计划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8,050万元(非税收入24,250万元,税收收入33,800万元),同比增2,774万元,增幅5%。

全县计划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62,500万元,同比增17,323万元,增幅5%。

基本支出预算定额标准:根据各级政策规定及我县的财力情况,紧紧围绕“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原则,2019年基本支出预算标准在2018年基础上仅进行政策性调整:人民警察加班补贴由480元/人/月提高到710元/人/月。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医疗保险财政配套部分由583元/人/月提高到694.8元/人/月,个人缴费部分由116.6元/人/月提高到138.9元/人/月。大病医疗保险单位承担60%部分由216元/人/年提高到274元/人/年,个人缴费部分由144元/人/年提高到182元/人/年。机关事业单位基本生育保险财政缴费比例由原来的0.6%提高到1.1%。公办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县级财政配套由30元/生/年提高到400元/生/年。

县级地方可用财力情况:县级地方可用财力安排支出175,505万元,比2018年预算163,254万元增12,251万元,增幅7.5%。一是经常性支出148,590万元(工资福利支出126,931万元、商品和服务支出8,872万元、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12,787万元),比2018年预算139,602万元增8,988万元,增幅6.4%。二是专项性支出16,715万元,比2018年预算14,152万元增2,563万元,增幅18.1%。三是上解支出6,500万元,比2018年预算6,000万元增500万元,增幅8.3%。四是预备费3,700万元,比2018年预算3,500万元增200万元,增幅5.7%。

财力平衡预算情况: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8,05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296,305万元,一般债券转贷收入11,240万元,上年结转专款1,645万元,调入资金13,000万元,收入总计380,240万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62,500万元,上解支出6,500万元,一般债券置换一般债务还本支出11,240万元,支出总计380,240万元。收支相抵,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

2.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

全县计划完成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20,000万元,同比增3,485万元,增幅21.1%。

全县计划完成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2,800万元,同比减8,268万元,减幅39.2%。

财力平衡预算情况: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20,000万元,上级补助专款收入3,633万元,上年结余(结转)1,497万元,专项债券转贷收入1,200万元,调入资金670万元,收入总计27,000万元。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2,800万元,调出资金13,000万元,专项债券置换专项债务还本支出1,200万元,支出总计27,000万元。收支相抵,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平衡。

3.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全县计划完成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90,612万元,同比增3,580万元,增幅4.1%。

全县计划完成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81,195万元,同比增7,183万元,增幅9.7%。

财力平衡预算情况:全县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90,612万元,全县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81,195万元。收支相抵,本年收支结余9,417万元,上年滚存结余49,246万元,本年滚存结余58,663万元。

(二)主要工作措施

1.抓财源建设,在全面实施减税降费政策基础上稳定增长

继续落实财源目标倒逼机制,细化财源建设责任分解,强化责任清单式销号管理,完善涉税信息共享,集聚治税工作合力。按照“长短结合、以短养长、以长促短”的思路培植财源、着力征收,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一是巩固基础产业抓财源。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巩固发展“三农”持续向好形势,加大农业产业投入力度,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促进烤烟、核桃、蔗糖、茶叶、魔芋等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以利益链接(共享共赢)机制为纽带,打通农业与工业之间的利益链条,提升产业链水平,破解产业发展瓶颈,着力推进工业(产业)扶贫,实现富农强企和税费增收,全年力争实现农业产业税费县级收入9,000万元以上。二是做大工业经济抓财源。以滇红生态产业园区为载体,健全需求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一体化创新机制,加速原创的科技研发,利用技术创新和规模效应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培育和发展新的产业集群。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强化龙头企业落地,以大项目带动小项目,以大企业衍生小企业,积极做大顺宁坚果企业,推进禅茶文化庄园建设,加快北京小罐茶公司项目建设尽快实现投产运营。加强中茶公司与云南六大茶山凤庆茶厂股权合作。加快推进园区标准化厂房建设,试行租售结合,建立产品交易市场和存储载体,为产品保值,实现大宗贸易,提升产品增加值,降低企业入园成本。加强企业服务和管理,合力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多渠道向上申报企业扶持项目,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积极兑现各项扶持政策,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稳步推进企业优胜劣汰,加快处置“僵尸企业”。三是盯紧重点抓财源。加强对习谦水泥厂的服务和管理,力争全年实现税费县级收入3,200万元以上。加强服务小湾电厂和税收入库对接,力争全年实现税费县级收入7,000万元以上。加强与小湾电厂对接,协调昆明勘测设计院尽快出具勘测报告,对失稳区、滑落区面积进行确认,争取年内征收小湾电厂新增失稳区、滑落区(1831亩)耕地占用税县级收入1,025万元以上。全面推进砂石砖瓦整治,力争全年实现税费县级收入2,600万元以上。四是强化固定资产投资抓财源。坚定不移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突出针对性招商引资,积极推广PPP项目合作模式,全面建设脱贫攻坚补短板基础设施项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力区域协调发展,提升人居环境,积极推进脱贫攻坚基础设施、第二人民医院、大临铁路、云保高速、通用机场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建立健全建筑业税源 “项目台账、联系挂钩、动态跟踪”管理机制,全年力争实现建筑业税费县级收入4,500万元以上。五是盘活国有资产抓财源。加快保障性住房及配套商铺出让力度,力争全年实现保障性住房及配套商铺出让收入5,000万元以上。以企业团租等多种方式加大保障性住房及配套商铺的出租力度,着力租金清收管理,力争全年实现租金收入1,000万元以上。清理盘活全县老旧资产,实行挂牌出让。加快土地报批和出让力度,全面清收欠缴土地出让金,力争全年实现土地出让县级收入2亿元以上、税收600万元以上。

2.抓财政支出,提升财政保障能力和水平

一是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补助资金支持。做好政策争资。及时掌握学习政策,主动对接上级部门,全面了解上级部门预算项目资金安排情况,明确争取资金重点,强化争资针对性。做好业务争资。以脱贫攻坚为引领,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建设项目库,优化筛选项目,提升项目编报质量,做实项目前期工作,打牢争资基础。做好绩效争资。加快项目建设,加快资金拨付,提升资金使用效益和项目整体绩效,实施绩效全过程管控和绩效评价,以做好绩效管理为抓手,争取更多转移支付支持。压实责任争资。细化分解向上争取资金任务至相关部门,发挥部门主体责任,积极向上汇报对接,多渠道争取补助资金支持。力争全年完成向上争取一般公共预算补助资金30亿元以上、政府性基金补助资金0.4亿元以上、新增一般债券转贷资金1亿元以上、再融资债券1.2亿元以上、新增专项债券9.28亿元(土地收储专项债券3亿元、棚户区改造专项债券6.28亿元)以上。二是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全面清理规范重点支出同财政收支增幅或生产总值挂钩事项,改变“基数加增长”的预算分配方式,取消部门预算和专项资金预算基数,实施零基预算改革。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厉行勤俭节约,压缩一般性财政支出,降低行政运行成本。紧紧围绕“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及时足额落实人员经费等刚性支出,兑付健康扶贫、教育扶贫、社保扶贫、民政救助、危旧房改造补助等民生资金,通过争取新增一般债券、整合扶贫专项资金等渠道筹集资金安排危旧房改造补助支出1亿元以上。继续推进贫困县涉农资金整合,站位全局,高位统筹,实现精准分配资金补短板。加强部门内部资金和跨部门资金统筹使用力度,促使财政性资金尽早发挥较大效益。三是加快预算支出进度。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统筹分析全县实际支出需要,按照轻重缓急原则,加快预算执行,一般公共预算和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进度达到上级考核要求,3月止累计执行进度不低于20%,4月止累计执行进度不低于35%,5月止累计执行进度不低于50%,6月止累计执行进度不低于60%,7月止累计执行进度不低于65%,8月止累计执行进度不低于75%,9月止累计执行进度不低于80%,10月止累计执行进度不低于90%,11月止累计执行进度不低于95%。

3.抓平台建设,防范债务风险

围绕“突出主业、转型做实、市场运作、集团管理”思路,优化全县平台公司结构,清理全县国有平台公司,将城投、城发等公司组建为一个集团公司,向实体化、市场化企业改革发展,进一步理顺政府与企业的关系,整合优质资产,实现资源重组、合并,推进国有资产市场化管理,依法依规发债、融资,剥离政府性债务,有效化解平台债务风险,强化管理运营,增强企业经营能力和国有资本服务全县经济建设的能力。

4.抓绩效管理,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坚持绩效导向,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围绕推进预算和绩效管理一体化目标,抓好健全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硬化预算绩效管理责任约束两个关键,突出提升绩效管理层次和质量、建立标准科学的绩效管理方式方法、提升预算绩效管理效率等三个重点,建立健全体系机制,实现政策过程、预算过程、行政管理过程、绩效管理过程高度融合。

5.抓财政监管,全面推进依法理财

联合财税、金融、审计、监察等部门,完善监管机制,形成监管合力。深入推进新政府会计制度实施。深化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改革。通过扶贫动态监控系统开展扶贫资金动态监管。加大培训和指导支农惠农政策兑现。建立健全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管体系,形成权责明确、有效制衡、齐抓共管的监管格局。采用全面自查、重点检查、随机抽查等相结合的方式,建立多位一体的监督检查机制。以加快预算执行、清理盘活存量资金为主要抓手,倒逼项目建设推进,提升资金使用效益,以效益为终极目标强化财政财务监管。进一步健全完善财务内控管理,强化内控制度可行性、实用性论证,严肃财经法纪,形成用制度规范理财行为和制约监督权力运行的有效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政府性债务管理,严禁违规举债融资,积极化解存量债务,确保不发生区域性债务风险。强化审计、检查发现问题的有效整改,全面推进财政财务基础工作规范化。继续按照“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深化预决算公开,打造阳光财政、透明财政。

6.抓队伍建设,提升干部业务素质

继续强化学习培训《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加强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管理,做好各类会计专业技术考试,积极组织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学习,强化专业训练和实践磨炼,补齐财税业务能力短板,弘扬“工匠精神”,锻造干部实践能力和实干作风,努力培养“专家式”专业人才队伍,积极适应并引领财税改革和经济发展新常态,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过硬、纪律严明、廉洁高效的财税干部队伍,为全县财税事业发展夯实人才基础。

补充说明:

1、转移支付情况说明

2019年年初预算上级补助收入296,305万元,比上年预算数增22,191万元,其中:返还性收入1,551万元,比上年预算数减少472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140,904万元,比上年预算数增9,773万元;上级专款补助收入153,850万元,比上年预算数增12,890万元。

2、举借债务情况

一般债务限额和余额情况:上年末地方政府一般债务限额237,824万元。上年末地方政府一般债务余额171,146万元,2019年年初预算地方政府一般债券转贷收入11,240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还本支出11,240万元,2019年末地方政府一般债务余额171,146万元。

专项债务限额和余额情况:上年末地方政府专项债务余额限额22,651万元。上年末地方政府专项债务余额24,619万元,2019年年初预算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转贷收入1,200万元,2019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还本支出1,200万元,2019年末地方政府专项债务余额24,619万元。

3、一般公共预算“三公”经费预算安排情况

我县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和云财预﹝2017﹞272号文件等精神,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确保一般性支出只减不增。我县2019年“三公”经费较2018年基本持平。2019年年初预算“三公”经费516.5万元,比上年预算数减少3万元,减幅0.58%,其中:公务接待费200万元,与上年预算数持平;公务用车运行费316.5万元,比上年预算数减少3万元,减幅0.94%。

4、重大政策和重点项目等绩效目标说明

部分重点项目绩效目标情况:一是加大住房保障投入。2019年计划投入危旧房改造项目资金15,000万以上,计划改造四类重点对象6,660户,非四类无力改造户4,485户。二是加大农业产业发展投入。2019年计划投入农业产业发展资金6,000万元以上,计划种植烤烟12,400亩以上,带动增加贫困人口全年总收入650万元以上,受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500人以上。计划种植甘蔗51,000亩以上,带动增加贫困人口全年总收入250万元以上,受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850人以上。三是加大困难群众生活救助投入。按照平均每人每月262元的标准,补助农村低保31,017人,其中:农村低保对象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3,528人。按照平均每人每月800元的标准,补助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1,990人。

监督索引号53092100800010111

附件:凤庆县政府预算公开表

  
附件【2018 -2019凤庆县政府预算公开表.xlsx.xlsx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