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凤庆县人民政府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无障碍阅读 | 长者模式

凤庆县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专项排查工作方案

来源:      作者:     时间:2018-01-08     点击率:
凤政发〔201813
根据《环境保护部 水利部关于印发< 全国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环环监〔2018〕25号)、《临沧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印发临沧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专项排查工作方案的通知》(临环发〔2018〕4号)等文件以及全国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专项排查工作视频会会议精神,为切实做好凤庆县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专项排查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领导
为切实做好凤庆县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专项排查工作,县人民政府决定成立凤庆县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专项排查工作领导小组,组成员名单如下:
组 长:赵玉磊 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副组长:张 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副主任
史忠怀 县环境保护局局长
成 员:吴 县发改局副局长
袁绍虎 县环境保护局副局长
县公安局副局长
吴有成 县财政局副局长
杨树荣 县国土局副局长
王建钧 县住建局副局长
唐中丁 县交运局副局长
县农业局副局长
杨如光 县水务局副局长
史钟琴 县文广局副局长
姚德明 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
杨赵军 凤山镇人民政府镇长
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由县环保局局长袁绍虎同志兼任。
领导小组办公室派出专项排查工作组深入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开展排查工作工作组组长由袁绍虎同志担任,人员从环保、住建、林业、水务、交运、农业、国土、供水等部门和凤山镇抽调。
二、工作目标
在以往饮用水水源地评估的基础上,重点摸清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定和立标定界情况,查明饮用水水源一、二级保护区内的违法问题,制作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矢量边界信息,为后续开展清理整治奠定基础。
、工作内容
严格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要求,全面排查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实施情况。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情况。重点检查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是否依法划定,并按程序报市人民政府或市人民政府授权的县人民政府批准。
(二)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立标定界情况。重点检查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是否依法在保护区的边界设立明确的地理界标和明显的警示标志。
(三)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存在违法问题情况。重点检查饮用水水源一、二级保护区内是否设有排污口、违法建设项目、违法网箱养殖等问题。
(四)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矢量边界信息情况。以此次专项排查行动为契机,对于尚未制作矢量边界信息的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组织技术单位,按相关要求绘制保护区矢量边界信息。
、排查范围
此次专项排查范围包括全县县城地表水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在用和备用),包括:凤庆县绿荫塘水库(湖库型)、凤庆县安庆河(河流型)、凤庆县凤翅膀水库(湖库型)、凤庆县头道河水库(湖库型)。
、工作重点
(一)加强基础信息填报。在以往饮用水水源地评估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核实县级饮用水水源地名录,对新设立的饮用水水源地进行增补,对已调整的饮用水水源地予以删除。进一步核查所有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的划定情况、批复情况以及立标定界情况。
(二)重视矢量边界信息。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矢量边界信息是环境执法的重要依据。作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的技术成果之一,承担保护区边界划分的技术单位通常拥有相应的矢量数据。对于经核实确未制作矢量边界信息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要尽快组织技术单位,根据保护区划分文件上的文字描述或拐点坐标,参照实地情况制作保护区矢量信息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
(三)做好保护区划定基础工作。对于尚未划定保护区的饮用水水源地,要立即组织技术单位开展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调查,根据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有关技术规范,抓紧开展基础工作。对未按法定程序报批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要尽快依法完善报批程序。
(四)明确专项排查重点。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环境保护技术要求》(HJ773-2015)等标准规范要求,重点检查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是否设有排污口、建有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从事网箱养殖等违法活动,检查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内是否设有排污口、建有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从事网箱养殖等活动是否采取防止污染饮用水水体的有效措施。
、工作要求
(一)加强部门协调,确保排查工作无死角。凤山镇人民政府,县级各有关部门要加强沟通,实现信息共享,开展通力合作,确保排查工作无死角、无遗漏。同时,按照全市统一要求,按时报送相关材料。
(二)建立问题清单,扎实开展清理整治工作。凤山镇人民政府,县级各有关部门要在全面深入排查的基础上,对查出的问题逐一建档,实行问题清单管理。按照依法处理、分类处置的原则,提出问题分类意见和整治任务分工建议,积极开展问题清理整治工作。
(三)强化信息工作,运用舆论宣传助力排查工作。进一步加强信息公开工作,集中宣传报道专项排查工作进展情况,公开曝光违法典型问题,鼓励群众举报,全面营造全社会参与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