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凤庆县坚果面积26.62万亩(其中挂果面积12.9万亩),实现干果产量3740吨,综合产值2.29亿元。近年来,凤庆县通过组建科技服务队全面承接技术指导,推广“种、光、水、肥、蜂、药”六字技术规程,抓实示范点建设,培育精深加工企业,持续推动产业提质增效。为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我们以产业“降本增效、分类增收、延链增值”为突破点,成立了新型研发机构—云南木本油料(核桃)全产业链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创新研究院”),启动了凤庆科技赋能产业发展新路子,推动农林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但在全县重点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我们依然面临着多方面的技术难题需要攻克,县科技局和创新研究院对全县重点产业中的临沧坚果产业科技需求进行了梳理(详见附件2)。我们诚挚地邀请全国各地高校、科研院所的各位专家学者共同探索和突破企业面临的关键技术难题。同时,我们也希望各位专家分享自己的科研成果,通过创新研究院与企业建立联系,促进科研成果与企业需求有效对接,实现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创新研究院联系人:王老师,联系电话:18669099303。(因工作需要,手机号码经本人同意后公开。)
附件1
云南木本油料(核桃)全产业链创新研究院基本情况及运作模式
为强化科技赋能,延伸产业链条,促进降本增效,提升综合利用,2022年12月,由云南省科学技术院、凤庆县人民政府、凤庆滇红建设投资开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三方共同发起组建了全市场化运营的新型研发机构——云南木本油料(核桃)全产业链创新研究院。研究院位于云南凤庆产业园区配有5层标准厂房,总面积8700㎡,总投资2800万元,设有成果展示大厅、专家工作站、检验检测中心等。
创新研究院一方面为科技创新与产业进步搭建桥梁,深入践行“需求在产业、出题在企业、研发在外地、转化在凤庆”的理念,发挥“科技研发、检验检测、成果转化、科技招商、协同创新”五大职能,建立以市场需求、企业需求和消费者意见为导向的反向研发机制,实现产业降本增效、分类增收和延链增值。另一方面为企业对接高校和科研机构搭建平台,以产业端、企业端、市场端为出发点寻找需求,对接全国各高校、科研院所,通过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实现科研成果面对面转化。成果转化后,创新研究院和科研团队在企业的产品收益中获取一定比例的收益,实现科研团队、企业、创新研究院三方利益共享,做活利益联结。
附件2
凤庆县临沧坚果产业科技需求清单
一是在现有坚果品种中,进行高接换优,实现品种改良。
二是加大临沧坚果精深加工产品的研发,开发种类多样的临沧坚果产品,延伸产业链,提高产业产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