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洞寺,位于县城东南30公里的洛党镇箐头村境内,建于清乾隆后期(1794年前后)。民国十五年(1926年),邑人杨兆昌、苏芬、杨永启等筹款重修。寺内建有大殿、厢房、莲花池、石拱桥,另有茶花一株,树围1.82米,高12 米,定名蒲门茶,与寺齐名并存。寺前双阁建于清道光咸丰(约1848—1853年)年间,分别立于两巨石之上,其间以石桥相通,又称雌雄飞双阁。很多名人到此观光都曾留下不少诗句,如:“石阶有尘清风扫,洞府无锁白云封”,“云山雅静出尘世,岩石清虚入画屏”等。1999年,地县两极筹款,县民宗局负责实施重修双阁。2001年,省旅游局拨款重修大殿。石洞寺集宗教、旅游为一体,它景色优美,风光自然,是人们所向往的游览胜地,也是凤庆县主要旅游之地。1982年,石洞寺被凤庆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相传梅氏因抗婚离家出走,远离凡尘,到此处石岩脚的一个石洞内学道修炼,烧香拜佛。某一年的农历二月十五日半夜(二月十五日是道教师祖太上老君李耳的生日),忽闻石洞后侧的平地上有铙钹钟声,经声佛号不绝于耳,以后每年二月十五日子夜都能听到,梅氏便请了当地的文人绅士于这夜晚前往聆听,果然不虚,于是她开始为修寺募化集资,建起了大殿,塑起了太上老君圣像,梅道人便成了开山师祖。寺院建成后的当年,在大理从军的当地人董某回家探亲,敬佩梅氏的人品和精神,欲娶之为妻,梅氏婉言谢绝,第二年董某将家中栽了数十年的茶花“九蕊十八瓣”送与梅氏,梅氏在此院中栽下了这株名贵茶花。现在,此茶花虽已经历200多年的风雨,仍然枝繁叶茂,迎春时节花开千朵,大有“千枝万头齐吐火,残血烧红半边天”。的壮观景象。
1850年春,云州贡生孙伟望到石洞寺游览,听了梅道人的传说和此株茶花的来历后,便集资在此巨石上又建了两座小阁,因岩石名“云岩”,故名“云岩双阁”,又因天成一对,又称为“雌雄阁”,左阁为“云岩阁”、右阁为“清虚阁”两阁中有一天桥相连,从两阁的名称可以联想大门的这副对联“云山雅静出尘世,岩石清虚入画屏”。沿着就岩石凿成的石梯,回以石栏,盘旋而上,绕阁观赏,便可进一步领会杨香池先生写于民国38年的这副楹联“双阁耸岩巅、拾级登临,休忘月白风清夜;万山归眼底、凭栏纵眺,最好花红草绿时”。这右阁悬挂的是清末贡生陈维寅书刻联、“石阶有尘清风扫;洞府无锁白云封”。在此两阁前,可极目数百里风光,遥望远山环抱,大有诸峰罗列似儿孙之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