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庆县城乡融合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决策后评估报告 |
来源:凤庆县发展和改革局 作者:县发改局 时间:2024-10-22 点击率:【 打印 】【 关闭 】 |
|
根据《云南省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要求,现将《 凤庆县城乡融合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决策后评估情况报告如下: 一、决策实施结果与决策制定目标符合程度 城乡融合发展已成为推动城乡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战略举措,《凤庆县城乡融合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的决策目标旨在扎实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不断促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以城乡融合发展服务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自决策实施以来,城乡融合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城乡建设一体化发展方面。 构建“一区一带三线”的可持续发展空间格局,空间布局更加合理,把城郊的立宽村、聂家庄村等21个村纳入城市一体规划建设,享受同等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县城综合承载力不断增强。 城乡产业融合发展方面。农村特色产业蓬勃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缩小。 社会发展方面城乡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的差距不断缩小。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显著改善,师资队伍不断加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并轨工作稳步推进,社会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基础设施方面农村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建制村通硬化路率保持100%。水利设施不断完善,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成效显著。生态环境方面农村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能力不断提高。镇区生活垃圾、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均达100%,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覆盖率92.09%。这些成果表明,决策实施结果与决策制定目标基本符合,且在一些方面取得了预期的效。 二、决策执行的成本、效益分析 (一)决策执行成本 城乡融合发展涉及特色农业发展、新型工业化、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城乡冷链物流设施、综合交通基础设施、水利基础设施、能源电力、数字经济及市政基础设施9个领域项目,项目总投资概算138.47亿元,项目的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支持。加之要持续巩固提升“绿美县城”建设成果,县城基础设施建设也需要大量资金,包括道路的翻新铺设、公园提升改造等以适应县城旅游发展的需求,水电设施的更新改造以保障居民和游客的使用安全和便利等。环境整治也是资金投入的重要方面,为了改善城乡人居环境,需要建设完善的垃圾处理系统,包括垃圾分类设施的购置、垃圾站点的建设运营维护等。此外,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升级也是必不可少的,以防止污水对古镇环境和水体造成污染。这些环境整治项目的一次性建设成本可能高达上千万元,且后续运营维护费用每年也需数十万元。 (二)决策效益分析 1.社会效益。一是通过加强城乡之间的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方面的联系与互动,实现城乡资源的优化配置、产业的协同发展、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以及居民生活水平的同步提高,促进城乡共同繁荣。二是通过加强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就业能力。完善城乡统一的就业服务体系,为城乡居民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和创业环境,同时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提高农村教师待遇,促进城乡教育公平。三是通过加强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农村医疗保障水平,让农民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医疗服务 2.经济效益。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带动经济增长。通过成功举办“十里山茶•滇红凤庆”双阁茶花节、滇红第一村稻草人艺术节、七彩云南格兰芬多自行车节(凤庆站)等文旅体育户外节庆活动,全力打响“天下茶尊·滇红凤庆”的文化旅游形象品牌,游客数量逐年增加。游客在凤庆县域内的消费涉及餐饮、住宿、购物、娱乐等多个领域,为全县经济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3.环境效益。通过持续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全县生态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垃圾清理和污水处理的高效进行,使得城乡的街道更加整洁干净。聚焦城市更新,实施“微改造”“微更新”行动,修复市政道路人行道、建设口袋公园建设、改造智慧公厕、补植行道树缺塘、修复公园栈道、增加了植被覆盖,规范经营活动,鼓励使用清洁能源,安装油烟净化装置,改善了空气质量。禁止设置各类户外广告、塑料大棚及彩钢瓦棚,使得县城风貌更加协调。 三、决策存在的问题 尽管《行动方案》在实施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体制机制障碍。城乡二元体制在一些领域仍然存在,制约了城乡资源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土地制度、户籍制度、金融制度等改革还需进一步深化。二是资金投入不足。城乡一体化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但目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供给等方面的资金投入相对不足,资金来源渠道单一,社会资本参与度不高。三是产业发展乏力。农村产业发展基础薄弱,产业结构单一,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农产品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不强。四是人才短缺农村人才外流严重。缺乏高素质的农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人才引不进、留不住的问题突出。 四、决策的社会认同度 《行动方案》在社会上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支持。当地群众普遍认识到城乡融合发展的重大意义,并积极参与到一些城乡融合发展中来。同时,政府和相关部门积极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 五、决策的近期效益和长远影响 近期效益:在短期内,城乡差距逐步缩小,旅游产业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设施得到了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有所提高。带动了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了一定的就业机会,促进了经济的增长。 长远影响:长期来看,全面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构建“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融合关系,实现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同步”,一二三产业“三产融合”,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的城乡融合发展新面貌。 六、继续执行以及修改决策的意见或建议 针对《凤庆县城乡融合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的决策后评估结果,建议:继续执行凤庆县城乡融合发展行动方案的决策,持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推进土地制度、户籍制度、金融制度等改革,破除城乡二元体制障碍,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和公平交换。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建立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机制,加大财政对农村的投入,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农村的信贷支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城乡一体化建设。培育壮大农村产业加强农村产业规划和引导,培育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扶持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同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各类人才到农村创业就业。加强农村人才培养和培训,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 |
【关闭窗口】 |
主办单位:凤庆县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凤庆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备案序号:滇ICP备20001315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5309210048
政务服务热线:0883-12345
运维单位:凤庆县人民政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