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庆县凤山镇素有“凤岫凝烟”胜景美名,在城西北门外蜿蜒绵亘,脉自西北来,轩翔回伏,宛如凤形。位于凤庆县中部,县城所在地,东与小湾、洛党两镇相连,南与三岔河镇相连,西至勐佑镇,北与大寺乡毗邻。处北纬24°14′~25°03′,东经99°54′~100°13′,国土总面积218.316平方公里。全镇辖凤山、文明、东城、龙泉、滇红、顺宁6个社区,上寨、红塘、水箐、董扁、青树、安石、落星、后山、象塘、前锋、大有、等上、京竹林、金平、清水河、东山、麦地、平村18个村,99个自然村,406个村(居)民小组,现有总人口78050人,其中农业人口53324人,占总人口的68.3%。境内居住有汉、蒙、回、藏、苗、彝、壮、白、傣、黎、佤、布依、哈尼、傈僳、拉祜、纳西、景颇、布朗、阿昌等20多个民族。最高海拔2863米,最低海拔1472米,年平均气温为16.9℃,年平均降雨量1366.6毫米。境内河流属澜沧江水系,主要河流为迎春河,发源于县城西北大围龙望城关山麓,曲折东南流向,入洛党镇,经云县汇入澜沧江,在凤山镇境内全长17公里,最高洪峰流量为180立方米每秒,全境大小河流22条,支流21条,全长135公里,有“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终年不枯”的美名。主要产业有茶叶、核桃、蚕桑、畜牧等,全镇有耕地面积28646亩。
凤山镇以儒文化为主,各民族文化共融和谐发展。主要有:凤庆文庙、凤山公园 、烈士陵园、莲净庵、红龟山文笔塔、龚传文将军墓、中国滇红第一村安石村、青龙桥、云山崖子、盘陀石等十余处文物景点。
凤山镇是著名滇红茶的发源地,具有得天独厚的气候,铸就了浓厚的茶文化氛围。镇党委、政府始终把发展高优生态茶园作为全镇的重点工作来抓,茶业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亮出了“中国滇红第一村”名片。
近年来,凤庆县凤山镇以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为依托,大力推动乡村旅游发展。按照“党委+企业+基地+农户”的机制,打破地域格局,采取大村带小村、强村带弱村、优势互补、强强联合的方式,探索成立凤庆县“滇红第一村党委”,构筑“1+4”区域发展新格局,扎实有效推进“滇红第一村”建设工作,助推打造农旅融合示范亮点。截至目前,有滇红第一村国家AAA级景区1个,有安石村安石自然村、京竹林二道河自然村、红塘小河边自然村等市级旅游示范村3个。有精品民宿3家,特色农家餐饮点20多家,开发旅游产品32种,特色旅游线路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