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凤庆县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日期:2017-04-07 09:31 作者:丁文芹 信息来源:县统计局 浏览次数:51 字体:【

2016年,全县上下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以提高经济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妥善应对风险挑战,全县经济运行稳中提速、稳中向好,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

一、经济增长

国民经济平稳增长。全县实现生产总值(GDP)992067万元,比上年增长10.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57070万元,比上年增长6.1%;第二产业增加值311636万元,比上年增长14.4%;第三产业增加值323361万元,比上年增长10.9%。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37:31:32调整为36:31:33。人均GDP20992元,比上年增长9.7 %。

非公经济增加值373449万元,比上年增长12.2%,占GDP的比重37.6%,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

全县公共财政实力进一步增强。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87700万元,比上增长19.7%。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7200万元,比上年增长6%。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98100万元,比上年增长7%,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教育支出、农林水支出分别增长13.2%、11.3%、11.8%、36.1%。

二、农业

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32575万元,比上年增长6.4%。其中:农业产值373459万元,比上年增长7.1%。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61278万元,比上年增长6.2%。

全年粮食总产量达18.56万吨,比上年增长1.1%。茶叶产量3.54万吨,比上年增长6.8%;烤烟产量19.84万担,比上年增长0.5%;甘蔗产量36.34万吨,比上年减少30.1%;鲜茧产量368吨,比上年增长3.7%。

全年猪、牛、羊、禽肉总产量达7.54万吨,同比增长8.1%;禽蛋产量1759吨,增长13.6%。

主要农产品生产情况表

指标名称

单位

2016年

比上年+-%

粮食面积

768099

1.2

粮食产量

185594

1.1

甘蔗面积

90211

-12.4

甘蔗产量

363438

-30.1

茶园面积

306385

0.1

茶叶产量

35386

6.8

烤烟面积

85272

-8

烤烟产量

198380

0.5

核桃面积

1718862

持平

核桃产量

112428

12.3

桑园面积

24517

-4.4

鲜茧产量

368

3.7

牛存栏

142042

1

牛出栏

64409

4.1

生猪存栏

637931

0.2

肥猪出栏

926120

6

羊存栏

205727

2.9

羊出栏

99296

5

肉类总产量

75403

8.1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589746万元,比上年增长16.6%。全部工业增加值192635万元,比上年增长12.6%。其中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55919万元,比上年增长14.2%。小湾电站增加值106789.3万元,比上年增长20.5%,县内23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49129.4万元,比上年增长1.8%。

规上工业企业生产成品糖55178吨,比上年增长1.7%;精制茶26359吨,比上年减少2.5%;水泥167.89万吨,比上年增长63.8%;发电量15890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33.7%;酒精3103千升,比上年减少15.8%。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情况表

指标名称

单位

2015年

比上年+-%

精制茶

26359

-2.5

成品糖

55178

1.7

酒精

千升

3103

-15.8

发电量

万千瓦小时

15890

33.7

水泥

万吨

167.89

63.8

用电量

万千瓦小时

28795

12.9

建筑业:县境内施工资质以上建筑企业8户,实现建筑企业实现建筑业总产值17862万元,比去年增长21.9%;全县建筑业增加值119020万元,比上年增长17.5%。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

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30.18亿元,比上年增长25.5%。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10.47亿元,减少8.1%;第二产业投资12.27亿元,减少44.2%;第三产业投资107.44亿元,增长52.7%。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达13.4亿元,比上年增长28.8%,其中(不含勐佑润园二期),商品住宅投资4.65亿元;办公楼投资260万元;商业营业用房投资7.33亿元。

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积68.54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3%;商品房屋竣工面积1.35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14.26万平方米,增长28%(含勐佑润园二期);商品房销售额4.67亿元,增长150.9%。

五、国内贸易、招商引资和旅游业

国内贸易: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1122万元,比上年增长11.2%。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57026万元,比上年增长60.3%,限额以下消费品零售额174096万元,比上年增长1.1%。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42817万元,比上年增长18.5%,乡村消费品零售额88305万元,比上年增长1.2%。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零售额36417万元,比上年增长1.5%,商品零售额194705万元,比上年增长13.2%。

招商引资:全年共完成招商引资项目219个,比上年减少4个,签订协议总投资229.77亿元,增长7.4%,年内实际到位资金112.55亿元,比上年增长24%,其中利用省外资金91.26亿元,比上年增长26.1%。

旅游业:全年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数198.6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58.5%,其中,接待海外旅游人数4916人次,比上年增长54.9%,实现旅游业总收入17.31亿元,比上年增长73.1%,外汇收入224.27万美元,比上年增长54.9%。

六、金融和保险业

金融业:全年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831957万元,比上年增长21.7%。其中:住户存款420529万元,非金融企业存款101066万元,广义政府存款310252万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651538万元,比上年增长13%。其中:住户贷款278772万元,非金融企业及机构贷款372765万元。

保险业:全年各类保险公司保费收入13121.89万元,比上年增长18.7%。其中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保费收入4090万元,中国人寿保险公司2098万元,大地保险公司完成1430万元,泰康人寿保险公司1998万元。

七、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年末全县常住人口473200人,比上年末增加1100人。全年出生人口6251人,出生率13.21‰;死亡人口3065人,死亡率6.48‰;自然增长率6.73‰。年末全县常住城镇人口187484人,常住乡村人口285716人,全县城镇化率达39.62%,比上年提高2.14个百分点。

人民生活:从业人员在岗职工年均工资72343元,比上年增长28.3%;全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099元,比上年增长10.1%;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427元,比上年增长9.4 %。

社会保障:年末有21469名城镇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264251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25129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10747人参加失业保险,15106人参加工伤保险,13486人参加生育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9.06%。

年末全县各类提供住宿的社会服务机构14个,其中养老服务机构14个。社会服务床位504张,其中养老床位504张。各类村级(社区)服务设施187个。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2400万元。全年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6142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支出1955.65万元。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40823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支出6812.44万元。

八、教育、文化、卫生

教育:全县有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所, 在校学生1739人,专任教师104人。普通中学22所, 在校学生19718人,专任教师1500人。小学215所(含教学点18个), 在校学生29850人,专任教师2169人。特殊学校1所,在校学生97人(不含随班就读学生),专任教师10人。幼儿园50所,在校学生8400人,专任教师290人。

文化:拥有综合档案馆1个,文化馆1个,图书馆1个。 拥有调频转播发射台1座,电视转播发射台1座;广播综合覆盖率99%, 电视综合覆盖率99%,有线电视用户数105068户。

卫生:年末全县有卫生机构235个,有卫生技术人员1520人,实有床位1019张,有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592人。

九、生态建设和安全生产

生态建设:全年完成造林面积12.66万亩,森林面积384.12万亩,森林覆盖率69%;绿地率达71.68%,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3%,

全年平均气温17.5℃,日照时数1964.2小时,降水量1502.6毫米,降雨日数222天。

安全生产:全年各类生产安全事故2起,事故死亡人数2人。其中道路交通事故1起,死亡1人;工矿商贸企业事故1起,死亡1人。

全县共抽(送)样检验81个品种543个批次的产品,合格168个批次,合格率78.4%。其中食品检验502个批次,合格499个批次,合格率99.4%。

注: 1.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增加值、人均生产总值绝对值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2.本公报数据为初步测算数,年报统计数据以《凤庆县领导干部工作手册》为准。

凤庆县统计局

2017年4月6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