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县上下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深入贯彻落实稳增长各项政策措施,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全县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大局稳定,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经济增长
国民经济平稳增长。全县实现生产总值(GDP)1324417万元,比上年增长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79666万元,比上年增长5.7%;第二产业增加值326930万元,比上年增长13.6%;第三产业增加值517821万元,比上年增长8.8%。三次产业结构为36:25:39。人均GDP27882元,比上年增长8.8%。
非公经济增加值560747万元,比上年增长9.8%,占GDP的比重42.3%,比上年提高3.8个百分点。
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106451万元,比年增长15.7%。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9305万元,比上年增长7.3%。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65977万元,比上年增长6%,其中,教育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分别增长17.8%、19.4%、33.2%。
二、农业
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08084万元,比上年增长5.6%。其中:农业产值436846万元,比上年增长3.13%。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485018万元,比上年增长5.8%。
全年粮食总产量达16.73万吨,比上年增长0.11%。茶叶产量3.68万吨,比上年增长0.92%;烤烟产量18.4万担,比上年减0.74%;甘蔗产量32.23万吨,比上年减15.24%;鲜茧产量310吨,比上年减9.59%。
全年猪、牛、羊、禽肉总产量达6.81万吨,同比增长0.62%;禽蛋产量714吨,同比增长0.28%。
主要农产品生产情况表
指标名称 |
单位 |
2019年 |
比上年+-% |
粮食面积 |
亩 |
726506 |
0.29 |
粮食产量 |
吨 |
167317 |
0.11 |
甘蔗面积 |
亩 |
65060 |
-14.45 |
甘蔗产量 |
吨 |
322263 |
-15.24 |
茶园面积 |
亩 |
298152 |
0.34 |
茶叶产量 |
吨 |
36768 |
0.92 |
烤烟面积 |
亩 |
69855 |
-8.44 |
烤烟产量 |
担 |
184036 |
-0.74 |
核桃面积 |
亩 |
1721363 |
0.03 |
核桃产量 |
吨 |
107728 |
4.07 |
桑园面积 |
亩 |
22603 |
-6.9 |
鲜茧产量 |
吨 |
310 |
-9.59 |
大牲畜存栏 |
头 |
103695 |
0.17 |
大牲畜出栏 |
头 |
38167 |
0.81 |
生猪存栏 |
头 |
602008 |
-0.99 |
肥猪出栏 |
头 |
714077 |
0.00 |
羊存栏 |
只 |
155473 |
-0.75 |
羊出栏 |
只 |
95151 |
-0.44 |
肉类总产量 |
吨 |
68123 |
0.62 |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44356万元,比上年增长4.6%。全部工业增加值204664万元,比上年增长8.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小湾电站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3.8%,县内24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比上年减少8%。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发电量21654万千瓦时(不含小湾电站),比上年减少13.6%;食糖78212吨,比上年增长9.9%;精制茶15485吨,比上年减少25.3%;水泥184万吨,比上年增长10.4%;酒精2584千升,比上年增长36.2%。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情况表
指标名称 |
单位 |
2019年 |
比上年+-% |
发电量 |
万千瓦小时 |
21654 |
-13.6 |
食糖 |
吨 |
78212 |
9.9 |
精制茶 |
吨 |
15485 |
-25.3 |
水泥 |
万吨 |
184 |
10.4 |
酒精 |
千升 |
2584 |
-36.2 |
建筑业:县境内施工资质以上建筑企业13户,实现建筑企业实现建筑业总产值47355万元,比去年增长52.8%;全县建筑业增加值122578万元,比上年增长28.9%。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
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35.1%。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0.7%,房地产投资同比减少10.6%。施工项目116个,同比增长17.2%,本年新开工项目36个,同比减44.6%。
五、国内贸易、招商引资和旅游业
国内贸易: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4177万元,比上年增长9.8%。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16481万元,比上年增长9.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97696万元,比上年增长9.9%;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零售额56371万元,比上年增长11.9%,商品零售额257807万元,比上年增长9.4%;按限额分: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29825万元,比上年增长10.6%,限额以下消费品零售额284352万元,比上年增长9.8%。
招商引资:全年共完成招商引资项目197个,比上年减少5个,签订协议总投资411.9亿元,增长28.5%,年内实际到位资金192.6亿元,比上年增长17.1%,其中利用省外资金157亿元,比上年增长18.5%。
旅游业:2019年全年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数483.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4.9%,其中,接待海外旅游人数7906人次,比上年增长 0.3%,实现旅游业总收入43.6亿元,比上年增长22.8%,外汇收入475.5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0.2%。
六、金融和保险业
金融业:全年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844494万元,比上年增长14.4%。其中:住户存款593143万元,非金融企业存款72524万元,机关团体存款153299万元,政府性存款25486万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968362万元,比上年增长28.5%。其中:住户贷款374527万元,非金融企业及机构贷款593835万元。
保险业:全年各类保险公司保费收入16466.3万元,比上年增长9.3%。其中: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保费收入6248.4万元,中国人寿保险公司3373万元,大地保险公司2210.6万元,泰康人寿保险公司1718.2万元。
七、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年末全县常住人口475030人。全年出生人口4632人,出生率9.75‰;死亡人口2689人,死亡率5.66‰;自然增长率4.09‰。年末全县常住城镇人口207113人,常住乡村人口267917人,全县城镇化率达43.6%,比上年提高1.18个百分点。
人民生活:从业人员在岗职工年均工资123262元,比上年增长9.3%;全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122元,比上年增长10.7%;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895元,比上年增长8.5%。
社会保障:年末有22918名城镇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274319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419962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医保18143人,城乡居民基本医保401819人,12793人参加失业保险,16466人参加工伤保险,15897人参加生育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参保率为99.51%。
年末全县各类提供住宿的社会服务机构5个,其中养老服务机构5个。社会服务床位270张,其中养老床位270张。各类村级(社区)服务设施187个。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1424万元。全年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760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支出402万元。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30390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支出8519万元。
八、教育、文化、卫生
教育:全县有中等职业教育学校2所,在校学生5032人,专任教师106人。普通中学22所, 在校学生20509人,专任教师1512人。小学211所(含教学点13个),在校学生31471人,专任教师1928人。特殊学校1所,在校学生165人(不含随班就读学生),专任教师14人。幼儿园187所,在校学生13312人,专任教师590人。
文化:拥有综合档案馆1个,文化馆1个,图书馆1个。 拥有调频转播发射台0座,电视转播发射台6座;广播综合覆盖率99.64%,电视综合覆盖率99.64%,有线电视用户数10113户。
卫生:年末全县有卫生机构245个,有卫生技术人员1862人,实有床位1654张,有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574人。
九、生态建设和安全生产
生态建设:全年完成造林面积7.07万亩,森林面积334.01万亩,森林覆盖率69%;林木绿化率达71.68%,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0.32%,全年平均气温17.8℃,日照时数2079.1小时,降水量881.4毫米,降雨日数167天。
安全生产:全年各类生产安全事故3起,事故死亡人数4人。发生道路交通事故1174起,死亡15人;工矿商贸企业事故1起,死亡1人。
全县共抽(送)样检验85个品种443个批次的产品,合格432个批次,合格率97.52%。其中食品检验428个批次,合格418个批次,合格率97.66%。
注: 1.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增加值、人均生产总值绝对值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2.“十三五”以来的历年数据: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比为2018年四经普衔接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粮食总产量为2016年三农普衔接数。
3.本公报数据为初步测算数,年报统计数据以《凤庆县领导干部工作手册》为准。
凤庆县统计局
2020年3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