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庆要闻
林下“掘金”记——小湾镇温泉村“土专家”的致富路
发布日期:2025-06-27 14:48
信息来源:小湾镇
浏览次数:66
字体:【

清晨,在小湾镇温泉村,村民杨学忠已经踩着露水进了林子。郁郁葱葱的林地里,藏着他的“宝贝”——一片片绿油油的中草药正在林下悄然生长。

IMG_2512.jpg

十几年前,杨学忠和许多村民一样,靠种传统作物为生。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听说林下种植中草药不占耕地、效益高,又有政策扶持,便动了心,毅然决然地开启了林下种植中草药的探索之旅。

重楼,素有“七叶一枝花”的美称,是一味名贵中药材,且市场价格高,需求旺盛。经过初步了解,他就从重楼入手,购买重楼种苗,种了三亩多地。“第一年种苗种下去,就损失了两亩多,村里人都笑我‘白费力气’。”杨学忠回忆道。

由于缺乏经验,杨学忠遭遇了诸多挫折。重楼生长周期长达数年,对土壤、湿度、光照要求近乎苛刻,稍有不慎就会烂根枯萎,眼看着辛苦种下的种苗成片受损,他急得直上火。

但他没有退缩,白天蹲在地里观察,晚上翻书查资料,参加村上组织的各类种植培训。渐渐地,他掌握了种植要点,摸透了重楼喜阴怕涝的习性,了解到重楼非常适合生长在山地林下阴湿环境。于是便在自家的房前屋后的林地、茶园里套种重楼,凭借着不断实践摸索、请教专家得来的经验,硬是用“土办法”悟出林下种植的门道,学会了林下科学间作、生态防病等技术要点。

随着对种植技术的熟悉,杨学忠还不断尝试其他种类林下中草药的种植,并探索出了一条林下套种轮作中草药的模式。如今,在他的林地里,重楼根茎粗壮,黄精叶片翠绿,还有龙胆草、白及、吴茱萸等。他将自家林地划分为几个小的地块,按照不同中草药的生长周期,生长习性,分片轮流种植,循环往复,使得每年都有新种,又每年都能收获。

IMG_2544.jpg

“中草药我已经种了十五六年了,也从摸索中得出来一些经验,现在我会自己育苗,还能卖苗。目前种了七八种,日常管理也不难,每年都有一万多的收入。”现在提起林下中草药种植,杨学忠可以说是得心应手。

更让人惊喜的是,杨学忠还攻克了育苗难关。过去,种苗依赖外购,购买成本高,还常遇到“水土不服”。现在,他自己培育的种苗不仅降低了种植成本,还更适应本地环境,成活率大大提高。除了能满足自家需求,还能为周边其他种植户提供优质种苗。

看到杨学忠种中草药赚了钱,不少村民纷纷加入林下中草药种植队伍。村民罗翠菊就是其中之一,“我看他家这两年重楼种植得相当好,我就买了一千多棵的重楼苗,种了一亩多地,也增加一些家庭收入。”

IMG_2523.jpg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除了提供种苗,杨学忠毫无保留地传授技术,解决了村民种植的管护问题。目前,温泉村已有5户群众跟着他发展林下中草药种植。

从一棵苗到一片林,从一个人的尝试到全村的产业,这位朴实的农民靠着一股韧劲和一双巧手,从“门外汉”变成林下中草药种植的“土专家”,不仅自己蹚出了一条绿色致富路,还为乡亲们点亮了产业发展的新希望。

IMG_2572.jpg

温泉村的林下中草药种植,只是小湾镇特色产业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近年来,小湾镇积极探索林下经济多元化发展模式,不仅有林下滇黄精、重楼、魔芋、龙胆草的种植,还有林下养蜂、养殖等等,形成了林下特色产业“多点开花”的发展格局,让曾经低产值的林地焕发新生,为群众铺就了一条增收致富的道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