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凤庆
时下,在小湾镇小湾村上达自然村的田埂上,三五群众正忙着采摘、搬运,欢声笑语一片。走近才发现,原来是村民李强今年试种的贡菜已到采收黄金期,绿油油的贡菜长势喜人,成为了春日里一道靓丽的“丰景线”。贡菜,又名苔干,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绿色蔬菜,因其清脆爽口、风味独特而深受消费者喜爱。小湾镇小湾村地处澜沧江南岸,气候温和、土壤肥沃。良好的土壤环境、气候条件,适宜各类农作物种植,十分有利于农业生产。但部分土地稀缺冬季高产作物,在烤烟、玉米等农作物采收后,进入低产期和闲置期。为提高收入,有效缓解冬季土地低产、闲置等问题,小湾村村民李强经多方考察了解后,摒弃低效益、低...
日期:2025-03-06文章来源:小湾镇浏览:5
近日,郭大寨乡雅琅河边羊肚菌种植基地迎来了采摘季,新鲜采摘的羊肚菌正式上市,为春日的餐桌增添了一道美味佳肴。走进羊肚菌种植基地,一个个黑色的菌棚错落有致地分布在路边,仿佛是一个个堡垒。踏入菌棚,空气中弥漫着菌香味,随处可见密密麻麻的褐色“小伞”破土而出,个个壮硕饱满,错落有致地分布在菌垄上,长势十分喜人。工人穿梭在菌垄间,仔细挑选成熟肥厚的羊肚菌,用刀具小心翼翼地切割羊肚菌,动作娴熟,不一会儿便收获满满一筐。新鲜采摘的羊肚菌先由工人进行分拣,剔除坏菌菇,然后按个头大小打包分装,当天就可送到县城通过顺丰快递发往客户手中,或者进行晾晒烘烤高价售卖干菌菇。据了...
日期:2025-03-06文章来源:郭大寨乡浏览:5
阳春三月,春味初盛,鲜花入馔,秀色可“餐”。随着早春踏入,凤庆县三岔河镇春意盎然,百株玉兰次第开放,撩动着春的心弦,乡间小路、桥头河畔、房舍庭院,玉兰朵朵争春,树树惊艳,清新娇艳的花蕾酣畅淋漓的展露笑颜,不仅装点了春之烂漫,还绽放在舌尖味蕾,邂逅一场春花盛宴。“春食花,夏食瓜”,食花作为有味又风雅的趣事,历来被大众喜爱,百花竞放的春天,既是赏花也是吃花的好时节,一席玉兰盛宴,不负春天不负花,让温润的春天有“姿”有“味”。玉兰花入膳,沉醉好“食”光。《群芳谱》中说,“玉兰花馔,花瓣洗净,拖面,麻油煎食最美”。油炸玉兰花是一道香嫩酥脆的点心,咬上一口,“咔嚓...
日期:2025-03-03文章来源:凤庆视点浏览:12
近日,随着春日暖阳温柔洒落,气温稳步回升,地处黑惠江畔的新华乡沙帽村迎来了一场盛大的自然盛宴——木棉花烂漫盛放。走进沙帽村,映入眼帘的是大片热烈绽放的木棉花,那一簇簇殷红如霞的木棉花,在湛蓝天空与悠悠江水的映衬下,肆意舒展身姿,成为江畔最为亮丽惹眼的独特景致,吸引众多目光。它们在春风中轻轻摇曳,仿佛是大自然派来的使者,向人们传递着温暖与希望的讯息。村民们敏锐地捕捉到了这美好的时节,趁着春光正好,纷纷呼朋唤友,带上篮筐、竹竿等工具,来到江边采摘木棉花。他们的动作娴熟而轻柔,仿佛在对待一件件珍贵的艺术品。每一朵木棉花都承载着人们对自然的感恩与珍视,采摘过程中...
日期:2025-02-14文章来源:新华乡浏览:6
每个地方都有能代表自己特色的风味名吃,泡肝就是凤庆县鲁史镇的一种传统美食,“泡肝”通常在每年的农历冬、腊月制作,即农村家家户户杀年猪之际。制作“泡肝”,在云南传统的菜谱里,堪称经典,对当地人来说,从来都是飘散在记忆深处的家乡菜。吹肝怎么做呢赶快学起来。制作吹泡肝一般先准备好辣椒、茴香籽、草果、八角、花椒、芜荽籽、盐巴等佐料,并将其焙黄,舂成粉末。然后就是吹猪肝,以前一般为人工的嘴吹为主,现在多借助打气筒、鼓风机,边吹边拍打猪肝的外皮,直至将猪肝吹泡(膨胀)。接着,将准备好的佐料塞进猪肝的气管,并将佐料吹送到猪肝的各个部位,等大到一定程度后,就把猪肝的气管...
日期:2025-01-08文章来源:鲁史镇浏览:6
鸡枞,又名鸡枞菌,为白蘑科植物鸡枞的子实体,是食用菌中的珍品之一。鸡枞的名称来源有多种说法,《黔书》:“鸡枞,……秋七月生浅草中,初奋地则如笠,渐如盖,移晷纷披如鸡羽,故名鸡,以其从土出,故名㙡。”又有说,切片肉质酷似鸡白肉,肉质肥硕壮实、质细丝白,味鲜甜脆嫩、清香可口,且有鸡肉的清香,故而得名“鸡枞”。山间寻“枞”难,梅雨来“催产”。进入六月下旬的三岔河镇,伴随着仲夏夜的几场大雨,沉睡了一年的山间“小精灵”——鸡枞菌被阵阵雷雨声唤醒,纷纷破土而出,探头现身,有的独占一隅、有的“组团”出“窝”,与进山“寻宝”的有缘人如期而遇,带着大自然的泥土芳香源源不断...
日期:2024-06-26文章来源:凤庆视点浏览:555
一细说江北特色菜,待客实惠又实在;酥肉红肉黄肉晒,满桌美味好下筷;泡肝小炒夹沙肉,香味爽口需大厨;荤菜油腻谁中和,豆浆豆腐豌豆菜。二鸡血米饭一大盆,肉香米糯汤味神;鸡肉汤里煮粉条,众人拿筷使劲捞;黄笋木耳凉拌鸡,荤素搭配费心机。三全国各地腊火腿,不如江北土猪腿;江北火腿干板菜,从来待客人人爱;腊猪脚煮萝卜丝,还没上桌味先知。四洋芋豆芽江中鱼,各种吃法不稀奇;蛋皮圆子八宝饭,又香又甜又好看;油渣豆食炒包白,菜盘干净香醉客。五凉拌米粉来一碗,酸辣下口心情爽;排骨大豆一起煮,味鲜肉嫩汤大补;荞面干稂干腌菜,泡饭可口饱得快。六鸡枞香椿树头菜,留住乡愁人人爱;菜花...
日期:2024-06-17文章来源:县政协浏览:308
滇红茶诞生86年来,几代滇红茶人薪火相传,传承滇红茶制作技艺,紧跟时代加快创新步伐,让滇红茶产业焕发新的更大活力。在凤庆县“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现场,15位滇红茶制作技艺传承人在展台上各显身手,吸引了大批茶友围观学习。滇红茶制作技艺县级代表性传承人张秋国介绍:“揉捻这个环节很重要,一定要小心而又充分地揉捻,这样品种和品种之间的茶味才能更好地融合在一起,才能制出最完美的香味。”滇红茶传统制作技艺是中国红茶制作技艺中重要的技艺之一,分为初制、精制两大过程。传统制作每道工序均为手工操作,上乘的质量全凭手上工夫,因此,滇红又可称作滇红工夫茶,它的初制主要有萎凋...
日期:2024-06-14文章来源:今日临沧浏览:8
4月18日,小湾镇温泉村黄草坝樱桃园开园啦!樱花散尽挂红桃,粒粒玉珠满树梢。随着气温升高,黄草坝樱桃园里,三月的繁花似锦变成了四月的枝繁叶茂、硕果累累,鲜红欲滴的樱桃宛如颗颗红玛瑙,缀满枝头、随风摇曳,个个圆润饱满,看得人口舌生津。开园的消息一经传出,要尝第一口鲜的游客们就等不及前来采摘了。“黄草坝的樱桃非常好吃,往几年我们都来采摘,今天听说开园了,第一时间我们就过来了。”樱桃园里,温泉村的杨贵文开心地说道。只见他提着小篮子,穿梭在樱桃林间,一边采摘一边品尝,好不惬意。黄草坝樱桃园坐落在小湾镇温泉村的黄草坝水库旁,至今已有10来年的历史,从最初的3000...
日期:2024-04-19文章来源:凤庆视点浏览:208
粑粑采用米饭制作而成;用来包粑粑的外皮叫锅巴,锅巴既可以搭配粑粑吃,也可以单独食用,又脆又香。锅巴用本地豌豆制成,因为水土的关系,只有在凤庆县才能制成,因而粑粑卷是凤庆的特产风味小吃。粑粑卷先是把粑粑烤熟,加入由豌豆面熬制成的稀豆粉,再加入蒜末、辣椒油、香菜的调料,咬一口,顿时觉得满口香甜,非常可口。粑粑卷还可以加入油条、烤肠等,吃起来别有风味。凤庆粑粑卷不但成为当人人喜爱的美味小吃,也成为来凤庆县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不可错过的小吃。
日期:2024-01-12文章来源:浏览:1096
采摘鲜叶摊净手工揉制1938年秋,著名茶叶专家冯绍裘为开辟西南茶区来到凤庆,正值秋末冬初时节,只见凤山茶树成林,一片黄绿,树壮叶肥,白毫浓密,十分逗人喜爱。冯绍裘采了少量一芽二叶的鲜叶制成红茶,一经开水冲泡,不胜欣喜:满盏金色黄毫,汤色红浓明亮,叶底红艳发光,香味浓郁,为国内其他省小叶种的红茶所未见。将此红茶样邮寄香港茶市,被誉为红茶之上品,定名“滇红”。从此,可与印度、斯里兰卡红茶媲美的世界一流的滇红茶在凤庆诞生。滇红茶初制的传统制作方法有萎凋、揉捻、发酵、干燥4道工序。初制茶叶难以达到商品工艺所具有的品质水平,必须通过精制加工,方可使产品品质规范化、...
日期:2024-01-08文章来源:浏览:1793
当前正值野生菌盛产的时节,凤庆县郭大寨乡干马村张明洲家的加工作坊里不时传出阵阵浓烈而纯粹的菌香。走进作坊,张明洲正在精心包装烘烤出炉的红菌,旁边是用来烤菌子的电烤柜,一炉野生红菌正在烤柜里脱水、变干、定型。据张明洲介绍,在进山找红菌之余,他还从事红菌的收购加工。今年,他家预计出售干红菌150公斤到160公斤,平均每公斤可以卖800多元,销售收入预计在12万元以上。“原来我们是用碳火来烤红菌,火候不好掌握,也很苦。看到红菌价格一直稳定,还逐年上涨,前两年,我们投资6000多元买了这个电烤柜,12个小时就可以烤一批,非常好用实用。”张明洲说,“现在,烘烤红菌...
日期:2023-08-22文章来源:浏览:116
百抖茶是云南凤庆独特的传统茶俗,也是云南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群众一种颇具当地特色的饮茶方式。当地的彝族、傣族老年人,特别喜饮瓦罐烤茶。烤茶时,先把小瓦罐放于火上烤热,再放入当地茶叶,然后边烘烤边轻轻抖动,直至茶叶颜色变黄,发出焦香气味时,再将其倒入杯内,用沸水冲泡饮用。须注意的是,茶叶如烤不到火候,就透不出特有的焦香,但如烘烤时间过长,则会导致茶叶焦糊而失去茶味.这就要求茶烤至恰到好处,故须经上百次的抖动而使茶叶受热均匀,这百抖茶名称也因此而来。云南凤庆的百抖茶,亦称土法功夫茶。因其制作颇费功夫而得名.有客至凤庆人家,主人就会一边烧水,一边将小茶罐放于火...
日期:2023-04-07文章来源:县政府办浏览:54256
“一树茶香透一座山,一碗茶暖透一颗心,一杯茶品尽天下事,万种风情茶里边。”歌中道出了凤庆人民对茶叶的浓厚爱恋。茶叶是凤庆人民的根,也是这块土地所孕育的魂。凤庆是全国十大产茶县之一,是世界著名的滇红茶之乡。凤庆有悠久的种茶、制茶历史,有得天独厚的宜茶环境,有源远流长的茶文化。1938年秋,著名茶叶专家冯绍裘在顺宁试制成功滇红茶,惊艳世人,开创了云南大叶种茶精制工夫红茶的先河,翻开了凤庆茶叶史崭新的一页,是功在千秋的伟大创举。1939年顺宁实验茶厂的建成开启了凤庆茶叶发展的新时代。“滇红茶”曾经为换取中国抗日战争物资发挥了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始终...
日期:2021-12-22文章来源:浏览:3362
在凤庆老家,最有年味和年俗的食品是香肠和腊肉,一进腊月,便可见乡间屋檐下挂着的一串串香肠和腊肉。香肠得做“灌”,先到市场上买小肠,然后回家用面粉、盐反复漂洗,洗净猪小肠后,还要挑选合适的肉和佐料,切碎,灌进小肠内。大部分人家挑选的是猪瘦肉,有添五花肉的,切成寸块,根据各人喜好,拌进不同的佐料;有加五香粉、八角粉的;有加糯米以增加黏度便于切片的;有滴酒添香的;也有仅加进白糖和食盐保鲜的。总之,各种不同配料的选择,极大地丰富了香肠的品样。春节,随意走进凤庆一户人家,就会尝到不同风味的香肠,这些农家手工腌制的不同风味的香肠,是任何现代化的流水线所生产的香肠望尘...
日期:2021-04-07文章来源:浏览:219
1 2
GO